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爱鸟狂人8年背40余斤装备行近万公里追拍百鸟图

2017年04月10日 16:41 | 作者:王悦 | 来源:生活报
分享到: 

生活报4月10日讯 当春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上育苇厂湿地,一群群丹顶鹤、白头鹤、苍鹭驻立在浅滩中,或是觅食、或是打闹,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而在远处,有一个人正隐藏在芦苇中,用隐蔽网将自己遮盖起来,只有长焦镜头露在外面,“咔咔咔”相机快门声与风声、鸟鸣声共同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镜头后面的这个人就是爱鸟成狂的“雪鸮”吴志林, 8年来,他背着40余斤装备走了近万公里的路,用镜头记录了百余种鸟类的精彩瞬间。

追鸟8年拍摄到百余种鸟类

吴志林是林甸人,爱好摄影多年,尤喜拍摄自然风光,是中国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庆市野生鸟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林甸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志林与鸟结缘于2009年,第一次在龙凤湿地里看到别人用长焦镜头拍摄水鸟时,他感觉自己找到了一片“新天地”,从此成为“追鸟人”。

“鸟非常不好拍摄,尤其是候鸟,活跃又不好靠近,想抓拍到好照片太难了,有时几百张里也选不出一张满意的。”吴志林告诉记者,起初他只认得几种鸟,后来拍的照片多了,同是“追鸟人”的朋友送了他一本《中国鸟类志》,此后每每拍摄到新种类的鸟,他就会对照书上图片辨识,“8年来,我已拍摄到100多种鸟了!”

“有些鸟虽然种类不同,长得却十分相似,遇到认不出的鸟,我就会把照片发到网上,和全国各地的发烧友还有专家一起切磋,找到它的‘名字’。”吴志林说。

曾苦等白鹳11小时一无所获

8年来,每个周末吴志林都会背着40余斤装备,深入湿地或草原去拍鸟,“想要拍摄到罕见的鸟,就得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种地方一般都没有路,只能步行前往。”吴志林估算了一下,每次都得走七八公里的路。为了接近鸟儿,“追鸟人”需要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吴志林会穿上迷彩服、水衩,头戴遮阳帽,选择一个光线、角度、背景都中意的位置,有时在平地上,有时在水里,支上三脚架,给相机装上“长枪”,然后支上户外摄影帐篷,或将隐蔽网罩在他和相机之上,“潜伏”起来一等就是一天。“

对于追鸟人来说,等比拍更重要。”吴志林回忆道, 2013年春天,他和伙伴们发现了一个东方白鹳巢,从早上5点就开始在附近等待,等了一天东方白鹳也没出现,直到下午4点光线不行了,他们才遗憾离开。

对狩猎的雪鸮“一见钟情”

吴志林的网名叫做“雪鸮”,自然也是从追鸟而来。2015年11月末,一位在林甸冬捕的渔民告诉他,在捕鱼的地方看到了一只猫头鹰,羽毛非常白,吴志林一听激动极了。“他一跟我描述完,我就觉得这应该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雪鸮,就赶忙拉着他去找。”吴志林记得,那年冬天雪特别大,为了找到雪鸮并为它投食,吴志林特意抓了老鼠一同带过去,当看到白茫茫的雪地上,雪鸮俯冲而下,那捕食的姿态威武又凌厉,让他一下爱上了这种鸟,“朋友们看到我拍的照片,纷纷问我在哪里拍到的,接下来一个多月里,每周末我们都会相约去拍雪鸮。”

年年冬天约会丹顶鹤一家

说到这些年和鸟发生的轶事,让吴志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4年前救助的一对丹顶鹤。“记得那是2013年秋天,有一对丹顶鹤第一窝蛋没能孵化出幼鸟,等到第二窝的幼鸟出生后,天气比较寒冷无法再迁徙,这一家三口就不得不留在这里。”吴志林回忆道,当时丹顶鹤盘桓在小黑山的一户牛棚附近,“养牛的赵哥跟我们讲了这个事情,我们觉得丹顶鹤应该是在觅食,就带了些玉米和小鱼过去投食,这一喂就是一冬天,到了2014年春天,丹顶鹤一家才飞走。”

原以为与这一家丹顶鹤的缘分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到了秋天这对丹顶鹤又回来了,“从那之后,每年深秋这对丹顶鹤都会来到牛棚附近活动,我们也每年都会送去一些玉米和杂鱼,助其过冬。”吴志林边笑边告诉记者,现在这对丹顶鹤一点儿都不怕人,他和伙伴们可以直接手拿着鱼喂食。

用“长枪短炮”震慑非法捕鸟者

拍摄鸟儿时,身边只有风声、鸟的鸣叫声和快门的“咔咔”声,这种和音让吴志林醉心不已,他觉得最美的画面就是鸟儿起飞和降落时。作为“追鸟人”,吴志林身边已经有着7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有空就会相约一同走进湿地拍摄候鸟。“春天和秋天是候鸟最活跃的季节,一些人就会打候鸟的坏主意,但是他们特别怕拿着相机的人,就怕我们把他们的不轨行为拍摄下来。”这些年,吴志林也曾为拍鸟去过吉林、内蒙古、云南等地方,认识了很多朋友,已经形成500余人的爱鸟朋友圈,他们一路记录候鸟的优美姿态,更一路用相机守护着候鸟的安全。(王悦)

编辑:梁霄

关键词:爱鸟 狂人 百鸟图 装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