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闻分析:谁在加重叙利亚苦难

2017年04月17日 13:30 | 作者:邵杰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新闻分析:谁在加重叙利亚苦难

新华社记者邵杰

叙利亚15日发生针对运送平民车队的严重袭击事件,造成百余人死亡、百余人受伤。这一事件是叙利亚人民当下深重苦难的缩影。这幕苦难的背后,既有西方列强瓜分中东和“分而治之”的历史因素,也有外部势力出于一己私利肆意干涉、无视叙民众利益的现实原因。

苦难深重

时至今日,叙利亚战乱的性质,已经很难用一个词概括。这里既有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冲突,也有恐怖组织的肆虐暴行,还有教派冲突、少数民族自治运动以及外来军事干预。6年来,叙利亚局势混乱,民众蒙受着乱局带来的最深重苦难。

叙利亚2011年陷入政治动荡和武装冲突。据估计,这个近2000万人口的国家6年来已有大约30万人死亡,近半数人口流离失所。如果战乱持续,死亡和流离失所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

不仅如此,包括首都大马士革、最大城市阿勒颇在内的叙利亚主要城市,许多居民区被夷为平地,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当地人忍饥挨饿、断水停电、缺医少药,很多人被迫离开家园。

历史与现实

叙利亚是一个宗教、民族多元化的国家。什叶派穆斯林占其人口的大约四分之一,而阿拉维派是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及其父亲、前总统阿萨德就来自阿拉维派。

叙利亚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16年,英法等国达成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赛克斯-皮科协定》。1920年,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协约国决定叙利亚由法国托管。法国统治当局在叙利亚大力培养亲法势力,使得阿拉维派在叙利亚政治生态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

叙利亚上世纪40年代独立之后长期处于动荡状态,政变频发,直到1970年阿萨德开始执政,叙利亚才进入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状态。2000年阿萨德去世,接受过西方教育、从小就立志当医生的阿萨德之子巴沙尔意外成为叙利亚总统。

在1970年到2011年的40多年间,叙利亚在阿萨德父子统治下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国民经济有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而且,叙利亚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地位也不断提升,成为该地区无法忽略的重要国家。

但是,2011年,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叙利亚爆发内乱。西方国家借反对派介入叙利亚内政,靠提供军事支持使得政治动乱演变成武装冲突。

伊拉克极端组织领导人巴格达迪曾派遣一支远征队进入叙利亚。这支只有不到10个成员的远征军在叙利亚趁乱发展,不久后便形成规模并打出“努斯拉阵线”的旗号。其最高头目祖拉尼后来回忆:“如果没有那场‘革命’,叙利亚就不会成为我们的地盘。”后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派遣武装人员从伊拉克进入叙利亚,迅速夺取叙北部大片领土。

西方干涉

西方一直强调叙利亚发生的是“内乱”,但这场“内乱”之所以演化成目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悲剧,“外力”才是魁首。对此,西方国家的责任不容推卸。

首先,内乱发生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顾叙利亚具体国情,一心想把叙利亚引上所谓“民主化”道路,从而把这个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东地中海国家纳入西方势力范围,为此大力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导致叙利亚内乱性质发生转变。

第二,西方国家一直把推翻巴沙尔政权视为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关键。但纵观叙利亚历史,阿萨德父子执政的40多年恰恰是叙利亚近现代史上最稳定发展的阶段。相反,随着内乱爆发和西方国家介入,叙利亚各种政治力量间的平衡被打破,新平衡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建立,战乱愈演愈烈。

第三,西方国家无意推动叙利亚政治进程。反政府武装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明知叙利亚政府不可能接受巴沙尔下台的主张,却坚持把该主张作为开启政治过渡先决条件,使得和谈陷入僵局。以推翻巴沙尔政权作为与巴沙尔政权谈判的条件,本身就是伪命题。

第四,西方国家一直把叙利亚冲突当做是把俄罗斯势力赶出中东和削弱伊朗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契机。本月初在叙利亚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再次要求俄罗斯停止支持叙政府,并重申把伊朗赶出叙利亚是西方主要目标之一。

西方意欲“改造”叙利亚的诸般说辞中,唯独缺席的,是叙利亚民众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正因如此,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叙利亚政策清单中,反恐和打击极端组织不是先决要务,推动政治和解进程也只是说说罢了。违背历史发展、罔顾民众关切、忽视稳定诉求,使得西方在叙利亚问题上频频乱弹琴、屡屡下错棋,叙利亚民众利益也因此成为西方介入的牺牲品。(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加重 叙利亚苦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