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李学勤:不见得做理论的工作 但必须有理论的高度

2017年04月19日 14:58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李学勤(中)与其团队研究清华简。

【大家】

清华简再次吸引学界目光

2017年4月23日,清华大学即将举行第7辑清华简整理报告的成果发布会,与此同时,清华简《算表》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的认证仪式也将同时举行,作为古代文史研究热点的清华简将再一次吸引大众的目光。

清华简是一批抄写于战国时期的竹简,总数约有2500枚,自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起,清华简就一直是古代文史学者的研究焦点。这批竹简由于很早就被随葬于地下,没有经历秦始皇焚书的劫难,因此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先秦典籍的原貌。

提起清华简,就不能不说起李学勤先生。清华简之所以能够有今天,是与李先生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清华简的抢救、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一直是在他的主持下进行。从2010年开始,李先生和他的团队大致以每年出版一辑整理报告的速度,整理公布清华简的有关内容,创造了战国竹简整理公布的新速度。清华简整理报告在编排体例的科学、图版拍摄的清晰以及整理水平的高超等方面,都在同类的著作中首屈一指,获得了学术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而李先生所做的“这次挖到了一个历史学家”“清华简让人读起来太激动,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否则心脏受不了”等形象生动的比喻,也让普通大众在会心微笑中体会到了清华简的重大价值。

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团队里,李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而且他在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每一次分配给团队成员分头整理的清华简篇目,他都是第一个完成,而且是又快又好;对于同事们所负责整理的各篇,他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而每一辑整理报告在提交出版社之前,他都要细心研读,最后定稿,以保证整理报告的质量和水准。不仅如此,他对于出版公布的每一篇清华简篇目都做了认真的研究,出版了《初识清华简》一书,发表了近百篇研究论文。

这就是李学勤先生,他始终以科学之方法、进取之精神、乐观之态度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谈及李学勤先生,熟悉他的人都充满了敬佩之情。李先生的研究面实在是太广博了,从上古时代的刻画符号到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从考古学、古文字学、上古史到古文献学、美术史、国际汉学,从甲骨、青铜器、简帛到玉器、玺印、钱币,等等,他都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学术前沿成果,被人们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钦敬之余,世人也非常好奇,李先生是怎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他成功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编辑:梁霄

关键词:理论 工作 高度 李学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