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拂羽飞天启新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侧记

2017年04月20日 22:39 | 作者:李国利、梅常伟、曾涛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海南文昌4月20日电题:拂羽飞天启新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侧记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梅常伟、曾涛

太阳沉下海面,天际线敛去最后一抹金黄。

这个夜晚,海南文昌的天空注定不只属于漫天星斗。

4月20日,海风轻拂椰林,高大挺拔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入发射倒计时。

“一号”,意味着曾经的空白已被填补,意味着全新的能力正在形成。

这是天舟系列货运飞船首次飞行,也是天舟飞船与长征七号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首次远征。

总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整船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可将6.5吨货物送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天舟一号时说,从技术指标上讲,这艘专门为我国空间站设计建造的货运飞船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

18时41分许,发射任务“01”指挥员王光义的口令响彻发射场区。

数名来自航天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塔架高处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将用于生物技术实验的最后一批载荷装载到位。

未来,具备快速交会对接能力的天舟一号,能在6小时左右就把这些宝贵的物资送到空间站。中国人开发利用太空的征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迎来这一天,中华民族走过了5000年。

夸父逐日的神奇,敦煌飞天的浪漫,明朝万户的壮烈……一代代华夏儿女仰望星空,九天揽月的梦想融入历史长河,生生不息、奔涌不止。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加注指挥员张继检查设备、清点人员,向安全区域撤离。起飞重量近600吨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就是由他们进行液氧、煤油加注的。

无毒、无污染的燃料搭配,不仅让长征七号变得更加绿色环保,也赋予它更强劲的动力,让它能够发射我国截至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天舟一号。

迎来这一天,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47年。

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颗重173千克、直径约1米的72面体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从此以后,浩瀚宇宙闪耀起越来越多的中国星:“风云”“北斗”“悟空”“墨子”……

东方文明古国,在茫茫太空焕发出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

在氮气气源库紧张工作了一整天的陈吉伟和同事们,把设备切换成远程控制模式,最后一批撤离发射场区。余下的工作,将由远在数公里之外的工作人员接手。

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是这座中国最年轻航天发射场的鲜明特征,也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强大支撑。

发射升空后,天舟一号将首次以天基测控体制为主实施飞行控制。换句话说,中国航天人把原本在地面或海上的测量系统“搬”上天,实现了对航天器在轨飞行关键事件的全程跟踪。

迎来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了25年。

从提出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到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接力奔向太空,再到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表现堪称完美……中国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扎实向前。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在迈进空间站时代。

“各号注意,5分钟准备!”“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

扶持火箭的摆杆迅速摆开,天舟一号就要离开祖国的怀抱,踏上逐梦太空的征程。

观看发射的人群拿出手机,高高举过头顶,点缀出一片的别样的“星空”。

“10、9……3、2、1,点火!”19时41分,伴着山呼海啸的巨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拖曳着耀眼的白色尾焰拔地而起。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飞控大厅内,口令声此起彼伏,火箭飞行数据从各测控点接力实时奔涌而至。

约173秒,火箭助推器分离。

约215秒,整流罩分离。

约596秒后,船箭成功分离。遥控遥测数据显示,天舟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次应用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人群沸腾了,人们热情地鼓掌、握手、庆祝,许多人情不自禁欢呼起来。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努力与热切期待,在这一刻发酵成为欢乐的佳酿——

为了这一天,飞船系统努力奋战6年时间,组织了上千小时测试验证,进行了上百次大型试验考核。

为了这一天,火箭系统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在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对75处细节进行了优化改进。

为了这一天,发射场系统总结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首飞任务经验,先后改进地面设备20余项,优化测试流程10余项。

这一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雨生百谷;呜鸠拂其羽。呜鸠也叫布谷鸟,拂羽而歌是为了提醒人们播撒种子、孕育收获。

再过4天,就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

对飞速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而言,天舟一号宛若一只振翅飞天的布谷鸟,唱响了遨游太空新征程的又一乐章……(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发射升空 侧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