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却写云山万千重——丁酉北京画展感言

2017年04月21日 10:45 |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张尔宾

江苏睢宁人,1944年生于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十竹斋艺术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南京昆曲社艺术顾问,(民盟)江苏国风书画院院长。


《黄河情》

《苍岩隔水天 冲岸激怒湍》

这是我一生当中正式举办的第二个画展。第一个是我花甲之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记得我在画展前言中写道“在书画名家如林的金陵古城,我算老几,只不过是一只先飞的笨鸟,尽管飞得很吃力、很孤独,但却也很从容自信,虽然曲折,可是按照自己的线路一直飞到现在”。我是“身居石城不入围,管它圈内是与非,自然而然是当然,有为无为真作为”。现在,我已年过古稀,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尔宾卷》首发之机,办了这次画展。在此,我对曾经教益过我的前辈及关注我、见证我一路走来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做个汇报和交代。我自知还有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说实在的,这次如进京赶考,诚惶诚恐!皇城根下,人才荟萃,又聚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对我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我非常感谢北京画院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认可,给了我这个博教的机会。我学画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作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一辈人,我们大多有同样的经历,经受过内外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运动、“十年动乱”、改革开放……感谢苍天给我们这代人这样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我学画的过程也是由兴趣、爱好变为职业,通过拜师学艺,经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绘画技法训练,从而“转益多师是吾师”。在这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学艺,我经历了不同角色的转换,但惟一不变的是我对民族绘画的钟情与挚爱。有位名人说过,“人的命运决定你看过的书和你所见过的人”。我出生在一个破落的旧家庭,当年对我来说,家庭出身不可选择,道路也同样不可选择,但很幸运的是,正是在我艰难转移角色的过程中,先后遇到了南京书画界的名家,他们是傅抱石、许公泽、钱松嵒、李味青、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赵良翰、吴白匋等,几十年辗转求教于诸先生门下,或亲聆教诲、指导,或深受熏陶和影响,使我一生受益,终身难忘。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书就是从朋友那里借到的《芥子园画传》,我从头至尾临摹下来。傅抱石先生说过,“芥子园在南京艺术界有必要重视它”,他生前非常希望重建芥子园,他提出“一要恢复芥子园,有钱可重建;二要重印芥子园画传”。为此,我在1992年就曾在南京人大代表会上多次提出议案和建议,提出“关于重建南京芥子园的构想”,经过20多年反反复复,如今,总算有个立足之地了。

南京是我成长的地方,这个“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先后住在秦淮河岸、莫愁湖上、紫金山下、月牙湖畔,对南京的山川风物有着特殊的情感。继明代文征明画金陵八景、文伯仁十八景、清代金陵八家之一高岑等画了四十八景以后,我根据史料记载寻访遗迹,实地写生,创作出版了《金陵山水名胜五十景》。

虽有人说南京是一个偏安短命的都城,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南宋,北方多次被异族占领,每当中华文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南京就充当了中原的避难所,恰恰在南京,历史得到延续,而在延续和末日之间,政治的、道德的桎梏必然松弛,因为性情得到解放,灵性可以自由大胆地表露,在文化艺术上表现出百家争鸣、各美其美的繁荣景象。特别是明末清初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聚集南京,他们多取材名胜古迹,在表现上用笔用墨,雄沉稳健,皴点积染,法度谨严,形成宽厚大度、灵动多变的金陵风貌。多年来,我悉心研求龚贤、石涛、石溪、八大、沈周、程邃及近现代黄宾虹、傅抱石、钱松嵒等大师作品,到真山真水中去领悟真情,以先贤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变为新,常变常新,我认为变是个性的发挥,变是继承发扬,能变就是新。我特别强调的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必具备“笔墨性情”,笔墨是工具材料,是表现技巧,也是中国画鉴赏标准。而性情则是画家的思想情感、修养、境界、个性的体现,笔墨是每个画家必具备的技术条件,而性情就体现了画家的个性和差异。“写意”是中国画美学品格与追求,是最高的表现形式和境界,笔墨表现“写”,性情体现“意”。写意给中国画家提供了一个无限施展个性的空间,中国画家能用最单纯、最天然的水和墨,最简洁的材料工具和方式,表现出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万物生态,这就是中国水墨画。

水墨丹青总是情。几十年转眼即逝,先辈们相继离去,而我们也到了“年高望众”之年,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倍加珍惜几十年来相互支持、相互砥砺、相互关照一直走到今天的朋辈之谊。

忆往昔多少无奈、多少遗憾随风而去,如今,我深深感悟有二:一是读书要趁早,而不是有人说的成名要趁早。高二适先生曾给我写信教导说,“读书习画均雅事,惟欲精研书画,尤在能先识字攻书,今之从事六法,只求其一而不知其二者必无成也”。高老说得很明白,想画好画要读书,书画一道为寂寞之道,要坐冷板凳,也许要坐一辈子。另一感悟是画比天大,戏剧界有句名言“戏比天大”,对于画家来说,更是画比天大。画家首先要自知、自认、自觉、自信,对于画家来说,惟有精神与作品才是不朽的。正是,“六十变法始自信,踏遍青山更从容,平生难有凌云志,却写云山万千重”。(张尔宾)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丁酉北京画展 张尔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