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物有所值还是炒作噱头 网上知识付费能否行得通

2017年04月27日 11:23 | 作者: 董丝雨 许晴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今年2月,腾讯表示已经开始测试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近期将正式上线。不久后,豆瓣网上线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一脚踏入知识付费领域。

目前,“得到”“分答”“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风生水起,功能日趋完善,各领域专业人士纷纷入驻。根据腾讯旗下研究机构企鹅智酷的数据,超过五成的网民曾有过以不同形式为知识“埋单”的行为。

曾几何时,信息免费成为互联网的流行词,甚至代名词。如今,从无偿享用信息到愿为知识付费,互联网呈现新气象,进入“知识+”时期。互联网上,“知识付费”能否成功逆袭?如何保证用户获得的知识付费产品物有所值?又如何为知识生产者撑起版权保护伞?值得深思。

“知识埋单”或常态

“买房子的各种税怎么算?”“如何制作一个高质量的PPT?”“零基础考注册会计师,哪几本教材值得参考?”互联网时代,人们逐渐习惯于在网上搜索信息,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互联网信息的海量获取,也带来无效信息的充斥泛滥。人们往往会陷入对精准信息的选择、识别困难之中。为了节省时间成本,人们更加倾向于支付一定费用,直接得到专业回答。”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传武分析。

今年年初,某校大三学生何晓华在《2016年,我为线上知识/工具付费3517.91 元》一文中,细数了去年自己为内容埋单的各类支出,其中知识付费约占40%,包括财经类解读节目、古典音乐鉴赏、各类直播课程和在线问答等。

截至2017年4月2日,“得到”APP总用户数达630余万人,日均活跃用户近60万人,专栏累积销售近180万份。“用户花钱购买知识产品,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更好的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说。

知识付费迎合了人们对于自我实现和升级的追求。从企鹅智酷提供的数据来看,深入浅出的“干货”“硬货”最受消费者欢迎,近2/3用户愿为“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和经验”埋单,其次是“职业与学业的发展建议”,得到近四成用户青睐。

“知识付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最容易在碎片时间抄起来就用的产品。”罗振宇表示。音频、短视频或图文结合等形式,适合填补等候、通勤、运动时形成的时间碎片。这种积少成多、聚木成林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下不少人的新选择。

此外,在线支付体验的提升,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知识产权意识的明晰,也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添柴加火”。

“知识付费在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只有付费才能鼓励更多人,尤其是鼓励更多专家进入这个领域,提供更专业、更有价值的服务;同时,也能让用户更珍惜自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获得的每一个答案。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物有所值 知识 付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