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风”与“西洋风”:午门尚美珍宝展上的东西对话

2017年05月03日 10:27 | 作者:章新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有趣的是,尽管刻意模仿了异域的风格,这两把提梁壶还是可以让观众一眼看出工艺血统。当然,乾隆款的铜镀金画珐琅提梁壶似乎更雍容自若些,大小尺度也合于实用。卢浮宫的纯银提梁茶壶则高调炫耀,仿佛要出尽风头,反映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风貌。


铜镀金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 清乾隆(18世纪) 故宫博物院藏品

“中国官员夫人”画像 19世纪初 马勒梅松城堡博物馆藏品

逊帝溥仪的镍金戒指 民国(1922年) 故宫博物院藏品


在展厅南面中央大展柜中,集中了中、法诸多首饰与随身饰品,其中有尚美对中国缉米珠式流苏的模仿;中、法饰品中对异形珍珠的巧用;中、法饰品中翡翠与珠玉的设计,以及香木、点翠、珊瑚、玳瑁等珍稀材质在清代配饰中的表现等。

来自意大利波旁家族双西西里的公主嫁入法国皇室,成为贝利公爵夫人,她为参加东方主题舞会特地定制了这把折扇。扇上画的是中国古战场一将诱敌深入的故事。此扇不仅扇骨用金漆工艺,扇面也漆工艺粘嵌贝母,模仿中国螺钿工艺。此扇尺寸硕大,工艺夸张,特为交际场合的风情炫耀而制作。相比之下,道光帝御题的折扇才真正是随身挥舞纳凉的日常之物,扇上诗画呈现出道光皇帝的闲吟逸趣。

巴黎这把中国风折扇背后的故事是,当年爆发“七月革命”,公爵夫人流亡,华丽舞会烟消云散,这把折扇甚至未能与她见面,最终成为另一位贵妇的嫁妆。

展柜中央两枚小戒指虽然不太起眼,却记录了东西两位贵族的情感经历。亚历山大·瓦勒斯基伯爵是拿破仑与波兰伯爵夫人玛丽·瓦尔思佳的私生子,他的这枚钻石戒指内壁铭刻了“Alexandre 23 9bre 1842”(亚历山大1842年9月23日)的字样,记录了他与女演员拉谢尔的相逢相恋。

民国十一年,仍居住在故宫后寝区域的逊帝溥仪娶了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的女儿婉容。婉容和溥仪都接受过诗书和英文教育。这对年轻的贵族小夫妻性情投合,在生活方式上一起追逐时尚。他们的一对镍金戒指外圈光素,只在戒指内壁錾刻字样,一枚为英文“I LOVE YOU FORGET ME NOT”(我爱你,勿忘我),另一枚为汉字“允执厥中,惟精惟一”,此八字出自《尚书》,为清代帝王珍重的政治修养箴言,意喻帝王应信守中正,精纯专一。现在看来,这两枚戒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当时也代表着一种新材质新风格的流行。

展览角落还有一独立柜,展示着一幅19世纪法国人绘制的中国官员夫人画像。我们在画像下配合一清宫旧藏珍品。

法国人不能确定这幅人物画像的身份,甚至有人名之曰“中国皇后像”,从画中各种服饰特征看,这根本不是皇后的装束。实际上,在1901年以前,西方商人和使节也见不到中国皇宫中的后妃。画像中很多细节特征并非完全捕风捉影,但当这些特征组合于一身时就显得荒诞走形了。应该说这是一幅想象中的中国贵妇人画像,并非写实。清代后妃和官员夫人们身着朝服袍褂时会佩戴三挂朝珠,画像中只画了左右两肩斜戴的两挂,缺了正中套在脖颈上的最重要的一挂。

清宫所藏朝珠材质非常丰富。皇帝每次都会选择最适宜朝服式样及礼节场合的朝珠佩戴。此次展出的海蓝宝石朝珠硕大多彩。翠如意从工艺造型来看应为清中期作品,如意上雕大小螭龙,应为苍龙教子的寓意。

“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绝不单单是一场珠宝首饰展,以尚美藏品为主体,更联袂故宫博物院、卢浮宫博物馆等17家文博收藏单位以及众多私人藏家,全景呈现两百年来法兰西最瑰丽最辉煌的梦想。这是怎样的两百年啊!多少升腾与衰落,多少危机与战难!当王朝和权贵已成过眼云烟,他们的珍宝却长存下来,讲述着当时的荣耀与风尚。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中国 中国风 藏品 午门尚美珍宝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