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毕业生体检报告不妨“一检共享”

2017年05月03日 14:20 | 作者:丁慎毅 | 来源:南方网
分享到: 

大学毕业要做毕业体检,报考研究生要做研究生入学体检,找工作要做入职体检,考教师资格证也要体检……毕业季将至,应届毕业生面临考研、求职等选择,这也意味着他们将面临着高频率的体检,两三个月内做3到4次体检的人不在少数。体检结果不能互认,导致毕业季频繁体检,不仅增加花费,也对健康存在不利。(5月2日《齐鲁晚报》)

体检结果为何不能不能互认呢?一是用人单位担心有人弄虚作假。要求应聘者通过面试后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不接受应聘者另外提供的体检报告。二是不同单位要求的体检项目,不尽相同,毕业生自己提供的体检报告,未必会有用人单位要求的体检项目。但这并不能作为各自为政的理由。

不管是体检作假还是项目差异,都是小概率问题,如果仅仅因为几个人体检作假或几个单位体检项目有不同而无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显然是一种懒办法。而所以这样懒,就在于大学生的利益与用人单位无关。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共享经济之所以深入人心,就在于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作为毕业生体检报告来说,不妨引入共享经济的理念,实现“一检共享”。这并非不可能,关键是想做不想做。实际上,部分省份已经采取措施对“多次重复体检”进行改善。例如,广东深圳、东莞等地从2011年开始就规定,应聘人员只需持有一份相关部门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检健康报告,一年之内无论找几次工作都不用再做体检。难道广东就不怕有人体检造假?就无视个别单位体检项目不同?肯定不是,而是完善办法而已。

既然大学毕业要做毕业体检,相对来说这个体检又比较全面,不妨把这个体检结果作为大学生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内的体检凭证。每所高校把学生的体检结果纳入学校网络专页,给学生一个链接网址,用人单位可以凭这个链接实现“一键共享”,这也避免了纸质体检表造假的可能。至于有单位担心学校造假,那么完全在发现造假事实后,向高校索赔。对于有的用人单位还要做这个体检项目以外的某项体检,只要打补丁就可以了。

这就需要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协调,在全国统一实行这样一个办法。而这本身也是各高校应担的职责。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健康的身体素质也是一个标准,这也倒逼高校在学生在校期间抓好学生的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体检 报告 毕业生 一检共享 项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