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柳斌杰:民营书业要做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2017年05月03日 16:00 | 作者:柳斌杰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分享到: 

原标题:民营书业要做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20300000246938133049791017323

柳斌杰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与此相适应,题文化建设也处在关键时期,这次峰会所确定的跨界融合、创新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这不仅是民营书业发展的主题,也是当前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在经济新常态和文化攻坚战的重要时刻,探讨这一课题有利于民营书企进一步坚定文化信念、明确发展方向,找到新的增长点,既是主观上实现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客观上也推动了文化强国建设。

我讲三个问题:坚守以文为本,走创新发展之路,用好政策机遇。

一、 坚守以文为本

“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我们书业是属于文化建设,是五个方面的一个大类。文化是我们大的行业属性。搞文化就要坚守以文为本,就是要在大局中为自己定好位、把好向。

(一)坚定以传播文化价值为根本的信念。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根本任务是创造和传播文化价值,为时代和人民定心铸魂。出版是文化的基础建设,它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承载和传播文化价值,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出版如何升级换代、跨界跨到哪里都不能脱离这个本质目标,否则,就是舍本求末,违背初心。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国有的出版人都要有文化理想、文化自信、文化担当,首先为人民群众创造和提供文化价值,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能传之久远的是它的精神、内容,做文化产业必须要把这个认识搞明确,要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要注重传播的文化价值,要把导向正确、思想先进、激发正能量的文学、艺术、科学、理论知识提供给广大消费者。这可以说是文化的立业之本、兴业之基。

(二)守住出版发行产业的边界。产业融合是各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融合中不能丧失本行业的特殊性质,要守住自己行业的边界。出版跨界融合跨到哪里去?我认为应该沿着出版产业链来跨,可以纵向跨到创作、编辑、加工、制作、发行、物流、售后服务、出口;也可以横向跨入影视行业,跨入新媒体,跨入与其相关的文化传播行业;实现真正的融合创新,不断开拓新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业态变、传播方式变都不能脱离传播文化价值这个核心。跨入其他行业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文化,脱离了传播文化价值这个核心,出版企业就没有了发展的优势,也没有跨界立业之本。做什么都别忘了传播文化价值,就守住了本业的边界。

(三)把好转型升级的方向。面对出版发行业技术、市场和业态、形态的大变革,民营出版业转型升级是必然的,调整结构也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很多民营企业也都在不失时机地调整自己的发展之路,并付诸实践,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也有失败者,主要是丧失了书业的特色和优势,没有了文化味,变成另外一种企业。我不反对转型之中转向,但我告诫大家,融合发展中要保持文化的本性,转型发展中,还是慎之为好。现在发展好的民营书业基本上都是在出版发行领域大展身手、有所作为,做出了优势和特色。而且出版也是个永恒的产业,只要有人,就要用书,就有出版发行业。现在的西方主要国家英、法、美、德等,都是回归纸质图书,成为潮流。即使信息化、数字化,无非就是把纸换成网、把印字变成数字,出版发行的本质没有变。所以,转型升级不变文化之本,转型不转向、调整不调行,守住本盘,拓展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多功能阅读空间、多样化便民服务,这样的转型升级才是可靠的,也是能长久为业的。

二、 走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发展是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个人竞争生存的基本战略,民营书业要走创新发展之路也是行业共识。实际上大家天天都在思考、都在实践,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这里只就创新的微观要素:人才、科技、市场、资本怎么激活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创新用人之道。民营书业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有些人才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未必能认识到,认识到了未必能为我所用,为我所用了未必能实现其最大价值。民营书业公司机制灵活,可以做到人才济济,但有些公司命运系于一人,靠一两个创业者闯天下的现象至今存在,这样的人才结构维持现状没有问题,但要实现跨界融合、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力不从心。特别是在传统出版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人才结构亟须调整,要向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转型,找到、用好跨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个团结奋斗的跨界发展团队。

识人要靠眼光,用人要靠胆识,建立骨干团队则要靠内部制度。我这里给大家提三点建议:一是建立体现文化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国有出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民营书业企业也迫切需要建立这样一些现代企业制度,要吸引重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组成自己的骨干团队,要给自己员工发挥作用的工作平台。二是构建利益共同体。民营书业企业员工持股是没有体制约束的,希望民营书企的老总能用好这一制度。三是兼顾效率和公平。人才制度当然首先是保障企业效率的,但也要讲公平,企业领导人要对员工一视同仁,分配要公平合理,这是凝聚力的源泉。

(二)创新技术手段。手工式的传统出版对技术的依赖总体上是比较低的,上千年不改技术对出版工作的影响并不大。但到了互联网技术发达、数字出版发展时代,研发新的技术,或者把新技术应用到出版发行中,对出版业发展的巨大影响正在不断地显现。亚马逊、苹果、谷歌、当当、京东都不是出版公司,但他们凭借先进技术集聚了大量的内容资源,抢占出版资源、分割出版市场,技术创新对内容价值传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2017年3月,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概念股的追捧,民营书企如何用好数字新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值得进一步探讨。长远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语义分析、语音分析、AR/VR等先进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前景都是巨大的,会不断创造出新的业态、新的市场。我们相信民营书企在这个方面是敏感的,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研发出更多的新技术或者应用新技术为用户获取内容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更好的体验。

(三)创新市场格局。企业的一切利益都要靠市场去实现,市场的布局和竞争力是决定产品开发、流通、消费和企业价值的主导因素。所以,我们的经济体制定位市场经济,就是因为市场的重要性。民营书业的市场活力有时往往超过国有出版业,但布局单一、链条太短、手段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深刻的技术革命和同业竞争的情况下,民营书业必须通过市场创新争取先机,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五点:一是以图书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制作、发行读者欢迎的新产品,培育自己的品牌产品和常销产品,以优势产品取得竞争的优势。二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拓宽市场渠道、扩大市场覆盖的范围。当年摆摊设点是初始形式,逐渐地要用多种方式改变市场的参与度和控制力,多渠道为我所用。三是创新市场组织形式,以合作、共享为新理念,打造销售联盟,延长自己的销售半径,提高市场的效益。四是把互联网服务优秀的理念贯彻到民营书业中,投入开发服务读者的多功能阅读空间。近年来出现的“读书吧”“读书坊”“读书俱乐部”“多功能书苑”等,都是民营创造的好形式,人性化的服务吸引了广大读者,也促进了出版物的销售。五是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民营书业在国内市场上打拼了30年,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完全可以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发展。大家可以结合国家战略,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和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作贡献。

(四)创新资本运营。出版企业是否需要资本运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对民营书企是否可进行资本运营的看法也各有不同。从这几年出版业发展看,市场融资达到2600多亿元,这是改革造就的市场实力。可以说,民营书企要做大做强还是要借助市场资本的力量。2017年3月初,证监会发布主板发审委审核结果,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成为首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民营图书策划发行企业。至此上市的民营书企(包括民营数字出版企业)达到10多家,最早两家分别是在创业板上市的策划发行企业天舟文化和数字出版企业中文在线。另外还有民营网络书店当当网在美国上市,昊福文化、北教传媒、明博教育、龙源数媒、京广传媒等10多家民营书企在新三板挂牌。山东世纪天鸿不但在新三板挂牌,而且要转板创业板上市。其他如山东世纪金榜、北京时代华语等民营书企都在积极筹备上市。可以断言,民营书企上市将使书业整体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企业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民营书企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选择。如果选择了上市,就要趋利避害,努力做好资本运营,为文化传播服务,不能为了短期利益放弃或者损害自己传播文化的使命。另外,资本运营并不是上市这一种形式,资产证券化、企业发债、股权合作都是可选择的方式。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民营 文化 出版 发展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