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年轻的大国工匠 雕琢“飞天”梦想

2017年05月05日 11:19 | 作者:刘小源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年轻的大国工匠 雕琢“飞天”梦想——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总装班组

新华社记者白国龙

52颗螺钉,一颗都不能掉!掉一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不能准时发射!

朱航还记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前5小时,在近60米高的塔架上,他和队友正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做最后的总装工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u=727967586,813649319&fm=23&gp=0

矗立着的塔架微微晃动,“90后”的朱航深吸一口气,1颗、2颗、3颗……把货运飞船舱门上的52颗螺钉一一拧开。

揭开舱门“装货”、拧上螺丝封舱,2个多小时的工作中,朱航和队友屏气凝神,配合默契,让这惊心动魄的工作“一气呵成”。

这是一群雕刻梦想、“组装”飞天重器的年轻人,平均年龄33岁,他们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总装班组。

匠心传承:航天器的“产房”

神舟总装班组日常工作的地方,是北京航天器总装大厅。这里温度、湿度、清洁度恒定。任何人进大厅,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换上专用衣帽,在风淋门里吹风除尘才能小心翼翼地进入。

中国200多个航天器的总装、专业测试和空间环境试验工作先后在这里完成,从深空探测、科学试验,到通信、遥感、导航卫星,可以说,这里是中国航天器的“产房”。

在这里,神舟总装班组的工匠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等10多个载人航天器,将我国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

这里,走出了给航天员关舱门的特级技师孙占海,有“永不停歇的发动机”之称的高级技师姜旭,有最能管事的副组长郭树海,有“跟自己过不去、死磕到底”的班组长张舸,有“既有高颜值、又有高本事”的美女高级技师王颖……这是一支传承有序、不断成长的队伍。

2016年圆满成功的神舟十一号任务中,青年人贾海利、张亮已从老师傅孙占海手中接过了为航天员关舱门并送去出征前最后祝福的重任。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这里诞生、传承。

匠心磨砺:精益求精保成功

今年34岁的张舸是神舟总装班组的班组长,曾担任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装操作指挥。

他记得,在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装任务中,他和队友需要完成共计40余册工艺文件中规定的1181道工序,涉及工步数超过15000步,落实到工步动作更是高达近80万次。这80万次操作,一次都不能错。

在神舟飞船总装过程中,需要在视线不可见的区域完全凭借感觉盲操作安装直径只有3毫米的螺钉,并且身体要在扭曲将近180度的“瑜伽式”状态下完成安装。

面对这一挑战,张舸在模拟舱内反复练习,让身体在扭曲状态下不抖,让螺钉精准到位,不掉不偏。

一遍不达标就再来一遍,一天不达标就加班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张舸在螺钉盲操作中,可以做到身体稳如雕塑,微小螺钉安装“一次成”,紧固力矩“一把准”。

随着总装工作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如今神舟总装班组也将三维结构化工艺系统应用于型号总装研制全流程,先在电脑上进行总装模拟和演练,然后开展实际操作。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神舟总装班组采用机器人精密装配的新方法,一举使这一总装工序的效率提高50%以上。

匠心革新:我与飞船共成长

多年来,神舟总装班组始终坚持创新总装工作方法,在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解决了100余项总装技术难题,确保了载人航天研制任务的顺利开展。

年轻的电装高级技师王颖是神舟总装班组中创新青年的代表,她针对神舟十一号飞船任务新的技术要求,创新研制出一种专用的固定工装,形成一项总装“绝技诀窍”,成功应用在飞船18个热回路的粘贴和固化工作中,大大提高了今后所有类似装配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6篇。她说:“和飞船一起成长,值!”

据介绍,这些年,神舟总装班组先后获得了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为代表的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成长出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代表的航天特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共5人,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5人次,形成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及载人航天器总装绝技诀窍论文近40篇。

默默奉献,开拓创新。神舟总装班组的年轻人,用双手练就精湛的技艺,雕琢出一个个飞天重器,他们把青春交付事业,将成功献给祖国。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总装 神舟 飞船 班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