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鲁迅的文化自信 ——兼谈五四文学精神

2017年05月08日 11:02 | 作者:顾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鲁迅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这个笔名第一次使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但应当注意的是,他在此前10年就已形成相当明确的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文化自信。


顾农


这方面有一段最重要的论述,见于他1908年8月发表的《文化偏至论》。鲁迅写道:“中国在今,内密既发,四邻竞集而迫拶,情状自不能无所变迁。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于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顾今者翻然思变,历岁已多,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搪起,皇皇焉欲进欧西之物而代之……凡所张主,惟质为多,取其质犹可也,更按其实,则又质之至伪而偏,无所可用。”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任何思想都要合于中国国情,用于实践确有成效,要在这样的前提下建设新的中国文化(“新宗”);二是这样的新文化一定是继承了中国固有之历史文化的,与悠久的传统血脉相通,因此能够凝聚人心,传之久远;三是“欧西”(西方)的东西情形复杂,有不适合于中国的,而好的东西一定要拿来为我所用——“取今”是为了“复古”,用来为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服务。

“欧西”(西方)的哪些东西是不合中国国情的?当时鲁迅主要讲了两条,一是只追求物质文明,不重视精神境界的提高:“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损,旨趣流于中庸……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灵性之光,愈益就于黯淡。”二是西方的选举政治。鲁迅认为那种民主并不高明,“见于西方者不得已,横取而施之中国则非也”;而所谓议会则无非是“将事权言议,悉归奔走干进之徒,或至愚屯之富人,否亦善垄断之市侩,特以自长营膰,当列其班,况复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群之令誉”。这些想法很能体现青年鲁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

当然鲁迅当时还没有来得及对他心目中的“新宗”和“人国”提出更具体的意见,因而不免有些空想的色彩,但他否定了“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的流行思潮,是无比深刻的。中国历史后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鲁迅这一思想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鲁迅强调中国应当走自己的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社会,并且惟其如此,就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鲁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又一向强调采用“硬译”的方法,严防思想走样,产生误解。鲁迅赞成将外国的可用的思想中国化,但这种“化”绝不是一个译者就能完成的,而应当在充分研究深入思考之后,在从事了大量的实践之后。洋为中用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立竿见影,译者只要译得准确、以供大家参考就好。这也正表现了一种文化自信,不管是什么东西,我们都能消化。

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渊博的知识,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早在五四之前,他从日本留学回国以后,就花大力气研究唐以前的小说,撰成《古小说钩沉》书稿一部,而生前始终没有出版;他又对绍兴地方历史文献做过细致的辑佚工作,博采穷搜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1915年用周作人的名义以木版印行,其中包括八部古代会稽人物传记与地记的逸文,即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象赞》、朱育《会稽土地记》、贺循《会稽记》、孔灵符《会稽记》、夏侯曾先《会稽地志》。可见鲁迅对于乡土文化,对于历史传统,无比热爱和敬重。“穆然有思古之情”,正是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冲锋陷阵、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大动力。

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精神遗产,作为代表五四文学精神的鲁迅非常重视继承这一伟大的血脉,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毕生奋斗,终于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伟人。

(作者为扬州大学教授,鲁迅研究专家)


编辑:杨岚

关键词:鲁迅 文化 中国 自信 五四文学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