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当雕刻青年遇上古老的寿山石

——记“匠心神韵”第二届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创作大赛

2017年05月10日 15:03 | 作者:张志勇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五四”青年节前一天,由中国民协、福建省文联共同举办的“匠心神韵”第二届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在福州开幕,共展出入围作品、优秀作品以及十大新锐作品55件,同时举行“十大新锐雕刻青年”“优秀作品”和“入围作品”的颁奖仪式。当天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荟萃了来自八闽大地寿山石雕行业的青年才俊,他们用自己的巧手传承祖先技艺,创作出一批工艺精湛、构思新锐的石雕精品,向世人展示了寿山石雕历久弥新的匠心神韵。

妙法空有  许永祥

沿着前辈开辟的道路前行

在展览现场,作品《秋山行旅》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秋黄尽染山林,流水潺潺,溪石错落,桥旁枯树伫立,雕刻家巧妙结合寿山花坑石黄白交错的天然之色,运用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的刀工和独具匠心的构图设计,呈现出一幅令人心神向往的秋山行旅图。这是“十大新锐雕刻青年”第一名陈滢的作品。陈滢表示:“作为寿山石故乡的年轻雕刻师,我感到自己对传承寿山石雕技艺的责任和担当。 ”

当青春遇上艺术,当智慧遇上寿山石,激发出的是美好的艺术记忆。第二届“匠心神韵”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创作大赛暨十大新锐雕刻青年评选活动于3月30日启动,60位参赛选手每天在比赛现场进行寿山石雕作品创作。选手作品提交后,由专家评委进行评分,场外观众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号对作品进行投票,组委会按专家评分(90%)+微信投票评分(10%)评出20位“十大新锐雕刻青年”候选人。之后,这20位候选人进行“技归于道”主题演讲比赛,最终产生“十大新锐雕刻青年” :陈滢、徐丹、许永祥、阮晓燕、陈贵洪、邱宏伙、朱志雄、陈祥清、陈武、洪鸣山,这个年轻群体展现出鲜明的对传承的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工艺美术遇到很大挑战,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振兴传统工艺,要把传统工艺予以传承与推动,这尤其需要年轻一代人的参与。“在当下这个充满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的文化气息的时代,我们需要设计师,也需要工艺师,要把包括寿山石雕在内的传统工艺保护好、传承好,就需要这批年轻的传统艺术人才。‘五四’青年节前夕举办这个展览,很有意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说。

寿山石雕是传统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物件。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而逐步推前,根据上世纪60年代的考古发掘,可证寿山石雕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时至今日,雕刻青年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他们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沿着前辈开辟的道路走得更远,是非常大的挑战。

《醉秋》是“十大新锐雕刻青年”之一洪鸣山的参赛作品。这件作品运用寿山水洞高山石红之巧色为基调,晕染出浓浓的秋意,秋树、红叶、扁舟、文人墨客、远方的古塔、天空中飞翔的雁群,使秋的气韵在其中流动穿梭。洪鸣山介绍说,寿山石柔而易攻,可以用手操刀在石材上任意挥洒雕刻,其中刀法可以蕴含有很多中国书画的笔墨韵味,这种用刀如笔的雕刻方法也就是寿山石雕刻传统技艺的独特内涵之所在。因为材质硬度的关系,寿山石雕刻技法跟玉雕、木雕、牙雕等的雕刻方法截然不同,后者很难达到用刀如笔的程度。“无数前辈艺人总结流传下来的刀法,是身为青年雕刻师的我要真诚致敬学习和全盘继承的,在这个基础上,从各种文化艺术中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才能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

思考更多技艺之上的东西

“匠心神韵”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创作大赛创设于2014年,旨在致力于青年创作人才的发现和培育,福建省民协副主席陈晓萍认为,技艺传承和艺术创新的核心在于人的培养,对于新生代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品质、素养、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应当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心手相连,艺游于心,既要有手头的功夫也要有口头的表达,更要有心灵的探寻。这在“十大新锐雕刻青年”评选20进10的演讲环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设“技归于道”主题演讲环节是本届“匠心神韵”活动的亮点之一,促使当代雕刻青年在平时创作中自觉地去思考更多技艺之上的东西。

如何定义和区分工艺品和艺术品?寿山石雕刻在中国艺术史上建立了什么美学标准?雕刻师如何处理技和道的关系?这些古往今来一直争议不断的话题至今仍撞击着年轻一代的心灵。在“十大新锐雕刻青年”称号获得者许永祥的眼里,寿山石雕刻要往创作艺术品而不是工艺品的方向锐意进取,就是要融入思想,反映精神。“好的雕刻作品不但要符合美学标准、更要体现哲学思辨,不但要愉悦人心,更要发人深思。 ”

许永祥在演讲中提出,一件好的作品对于观者而言应该有三层境界:一是入眼,二是入心,三是入行。“入眼”就是对技艺的认可,作品工艺精湛、处理得当,一看就觉得很漂亮,感官上得到享受;“入心”就是对作品的心灵认同,以作品为媒介与作者达成跨越时空的共鸣,体会作者的创作思想,感受作者的创作精神;“入行”就是由作品引发的思考能传递给观者,促进观者更多积极向上的行为。以他的参赛作品《妙法空有》为例,该作于色格左右分刻红白两身罗汉,红者宝相庄严,与狮讲经,意为利益众生之悲者,为“有” ;白者神态怡然,无质无体,意为不执着我相之智者,为“空” 。通过作品领悟到“空”的内涵,就会看淡功名利禄、看淡生活中物质的得失,少了贪图享乐、争名夺利,多了平淡是真、平安是福;领悟到“有” ,反射到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积极进取、福利社会的行为。这既是作者自己创作心境的体现,也是对于社会的期许和能量传达。

寿山石雕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福建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间艺术项目,经过近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其市场价值也是与日俱增,近年来,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和消费观念升级,寿山石雕现在到了拼创意才情、拼艺术造诣的时代。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作兴表示:“寿山石雕要发扬光大,人才最为关键,我们联合中国民协谋划创立了‘匠心神韵’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创作大赛。实践证明,‘匠心神韵’已经成为中国民协、福建省文联和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缔造的文化品牌。希望广大青年雕刻师再接再厉,刻苦钻研技艺,在创作中兼顾艺术性、观赏性和市场性,深入挖掘古老寿山石雕的内涵与文化。 ”


编辑:杨岚

关键词:寿山石 石雕 雕刻 作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