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厉以宁:多向别的地区学习 多一些向外开拓的勇气

2017年05月12日 13:48 | 作者:唐澄 |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到: 

春末夏初的北京,光华管理学院的大楼里,一位老者正在给学生们讲着课,虽然已经87岁高龄,但是讲到动情之处他还是带着点激昂,他就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对于这位大师,大家一定不陌生,每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你都会发现他的身影:发言掷地有声,观点精辟独到。这位从江苏走出的经济学家给人们留下了不少“金句”,那一句“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更是鼓舞了很多人的心。

从各方面看江苏绝对不亚于一些省份,但还可以多些向外开拓的勇气。 ——厉以宁

儿时,他立志成为化学家

翻看厉以宁的履历,离不开的一个词就是经济。祖籍江苏仪征,南京出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被称为“中国股份制改革第一人”,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可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经济学界泰斗,儿时的理想却是成为一名化学家。“有当化学家想法是1947年,在金陵大学附中学习期间,老师带我们到南京的一家化肥厂参观。”

在化肥厂里,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了中国生产化肥多么重要,可以帮助同胞们填饱肚子,鼓励大家一起学习化学。“就是那次参观,我了解到化肥对农业的种种好处,于是我决心走‘工业救国’的道路。毕业后我被保送金陵大学,我选择了化学工程系。”

不久后全国解放,厉以宁在湖南参加了工作,在一个消费合作社当了一年多“厉会计”。“1951年我离职参加高等学校考试,委托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的好友赵辉杰代为报名,他认为我学习经济比较有优势,就替我做主,第一志愿填了北大经济系。7月我在长沙应试,8月接到录取通知。至今我还在感谢赵辉杰代我作出的选择。”

正是赵辉杰的“包办”,为中国贡献了一位经济学家。

诗词写作是他的终身爱好

除了化学,从小学到中学,厉以宁一直偏爱文学。而在扬州震旦中学求学的经历对他诗词爱好的培养影响深刻,“当时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诗词,在诗词上面也特别有天赋,虽然震旦中学是一所天主教学校,教授法文,但是我们语文老师总会给我们讲一些传统的诗词格律。”

在1947年写下的《捣练子·仪征天宁寺》中,厉以宁这样描述家乡:“山远远,水清清,星月从来故土明。寺内桃花开又谢,多情春雨似无情。”待到1984年,他又写下《捣练子·三十七年后回仪征》:“青石巷,旧城池,记得当年离去时。浪迹归来谁识我,新楼墙外老槐枝。”

他告诉我们,虽然在扬州的时间不长,但是那里的文化一直滋养着自己。

家乡求学经历使他变得严格

当谈起家乡的求学经历,厉以宁表示无论是在震旦中学还是金陵中学,都要感谢老师严厉:“震旦中学神父教法语,手上拿着棍子,如果学生犯瞌睡了就打,其实打得很轻,但是大家都很怕他。而金陵中学,那里的课程很紧,学生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如果考试和补考都不及格,那肯定就是留级,任何人讲面子都不行。”

就是这样的求学经历,也让厉以宁在北大教书的日子里对学生们格外严格。曾经面对一个学生论文的开题报告,厉以宁做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帮他进行了修正。

厉以宁认为,从各方面看江苏绝对不亚于一些省份,不过,他也指出了一些“短板”。在厉以宁眼中,江苏人整体较稳,闯的精神还应该在目前的层次上更多一些,主动迈出去的步伐还不够快,他鼓励江苏人可以多向别的地区的人学习,多些向外开拓的勇气。

“要大力培养蓝领中产,江苏完全有这个条件,同时还要发展小微企业开发区,而江苏一些好企业、老字号品牌的企业也要重视品牌经济,这样江苏的发展会更快。”厉以宁如是说。(记者 唐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厉以宁 学习 勇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