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5·18博物馆日:构建公众文化的精神家园

2017年05月15日 16:33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构建公众文化的精神家园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随着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窗口,博物馆、美术馆获得了更加强有力保障。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服务是公共文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博物馆走进生活、拉近与公众距离的关键所在。现代博物馆已成为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审美水平的有效平台,如何提升博物馆公共教育的质量水平、扩大影响力值得深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和孩子们在中国美术馆共绘春天

▲孩子们在国家博物馆参加教育体验活动

博物馆:一所大学校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里,参观人群总是熙熙攘攘。如果你在周二至周五来到这里观展,很可能会遇到很多学生。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他们穿着整洁的校服,二十几人一队,人数众多,但却秩序井然。他们,是国家博物馆“馆校合作”的特殊观众,是到博物馆来“研学”的学生。

4月25日,早上不到9点,北京市通州区四所中小学的孩子们就已经在国家博物馆门前广场集合完毕。不过,接下来并不是进入展厅,而是观看宣传片和讲座,了解什么是博物馆、怎么使用这里的资源,以及博物馆里的文明规范。大约一个小时后,孩子们化整为零走进不同展厅,每个小队都有一位国博老师引导,而每个孩子手上,都有一张彩色的折页,上面是他们将要参观学习的内容。折页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展览,也有多个主题。“同学们,告诉我你们将要学习什么?”“古代中国”展厅外,国博的马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孩子们,因为没有人认识折页上“农桑豳风”的“豳”字。接下来的问题似乎更难:中国人在公元前六世纪率先将农作物按行种植,有什么优点?春秋战国时期人口增加,铁范更多用于农具制造,与陶范相比,铁范有哪些好处?不过不用怕,在国博老师的带领下,看似枯燥的问题将化身为一件件饱含沧桑的文物,既生动又深刻。一路学习下来,孩子们答题信心十足。

4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此前两天,中国美术馆里,一场特殊的绘画创作正在温馨而愉快地进行。在一张宽90厘米、长4米的画布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以及其他画家正和孩子们一起纵情挥洒,描绘他们对美丽春天的感受和向往。这张画构思精巧、色彩绚烂,让人看了不由鼓掌。

“在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空间与同学们共绘美丽的蓝天、温暖的春天,这是大家敞开胸怀的表现。任何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时候可能是障碍,但这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爱的温度可以把一切融化,可以把封闭的门打开。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美撒满人间,让美感染时代,让美在每个人的心灵中升华,变成美的能量,变成爱的能量,让整个生活充满阳光。”吴为山说。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持续对社会弱势人群关注和关心,积极探讨艺术与艺术教育对自闭症孩子成长和人生的作用。

到博物馆学习的,并非只有孩子。中国美术馆的“大师讲大美”系列艺术讲座人气很旺,杨振宁、莫言、靳尚谊等名家在这里和来自各方的观众亲切交流;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开展后,中方策展人闫志做了不下30场讲解,并在微信上撰文解读展览、为观众推荐书目,还要经常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日本太刀摆放是否有问题?为什么没有古典时期希腊雕塑?每个回答都是一篇精彩的文章,有观众留言说“文明在于教化”……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们与博物馆、美术馆的距离越来越近。走进博物馆,观众不难感受到,这里正变得越来越丰富:你可以驻足于展览中,听取生动详实的讲解,感受领悟无声的历史或艺术;你也可以坐在讲堂里,听一场“大师课”;你还可以报名参加多种多样、风格各异的主题活动……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都依托于自身的特点,致力于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开展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所“大学校”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与知识的连接点,获得自己的进益。博物馆越来越有“意思”,它可以成为每个人身边那个博学、睿智的朋友。

指向:

公众精神文化

近日,“创新·拓展”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在京召开,这是中国美术馆继去年山东济南举办的“协调·合作”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后,继续推动的第二届年会,希望将公共教育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常态化。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馆、艺术博物馆的专家汇聚一堂、交流经验。会上,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指出,在今天的博物馆中,精简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其公共性特征正以其强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博物馆那些象牙宝塔式的脆弱的血管。博物馆应该也必须进一步强化它的社会功能,尤其是教育、欣赏和传播的功能。

对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博协2007年修改的关于博物馆的定义中找到答案: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之目的征集、保存、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产。可见,教育、研究、欣赏是作为举办博物馆的目的而存在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生存、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安来顺分析道:在社会层面上,文化的多元化诉求、知识经济的巨大动力、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的持续增长、休闲产业的激烈竞争等等都改变着博物馆的社会土壤。博物馆使用者层面,现场观众与线上观众同时并存,观众人口统计学构成的日趋多元,参观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感性和知性认知途径的不断刷新,都在挑战博物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管理能力。在博物馆自身专业化的层面上,研究工作更加注重藏品信息的诠释,展示和传播更加包容、更加开放,无一不在证明着博物馆公共意识的加强和对博物馆的定位、战略、行为的持续调整。“中国的博物馆要完成从数量的增长到质量的提升,要实现从硬件的现代化到软件的观众友好型的华丽转身,无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综观现代博物馆的总体态势,公共教育的理念、战略、方法、技术的升级和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安来顺说。

在吴为山看来,公共教育是要将全民的普遍审美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是化平原为高原的过程。“我们要时刻以文化传播为己任,要把公共艺术教育做成提高全民艺术素质的重要活动,让所有的观众在参观展览、接受美的熏陶的时候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对文化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将公共教育服务从馆内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民族精神的深沉力量和艺术家的神妙创造以不同形式的公共教育活动分享于大众,成为公众的精神文化家园。”

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品格一样,一座优秀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同样有它的品格魅力。安来顺希望,人们在评价博物馆、美术馆时能够感受到,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收藏机构,不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也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群众文化机构,深邃的文化底蕴是它的精髓,生动形象、喜闻乐见是它的外在表现,高雅而不深奥,轻松而不浅薄,平和而不庸俗。

面向:未来文化传承

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为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博物馆公共教育水平,扩大公共教育的影响,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亟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就是:如何结合自身的藏品、展览、学术、研究有效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水平,扩大服务辐射影响,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使命。”吴为山认为,从美术馆来说,可以从三方面重点突破:创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文化资源公平共享,关心社会特殊群体,服务于革命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同时,扩大公共教育的范围,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博物馆公共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历史与文明的传承发展,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黄琛认为,博物馆公共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我们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和成人,为他们解读民族性,就是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尊严、民族自信、民族智慧和民族艺术。

“博物馆里的学习,最理想的是自发自觉的状态。但这需要培养,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长期的社会教育实践中,黄琛感到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不能把点只定在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上,应该更多地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切入。“以青少年为例,他们到博物馆来学习,并不能简单看作‘第二课堂’,或者是学校的延续,也不能一味强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重点是他们在博物馆的空间里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埋下文化的种子,也许这并不能像具体知识技能那样很快发挥作用,但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年3月,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非常火爆,仅仅23天,每天接待的观众量将近4000人。在双休日,大英展的门口甚至排起长达200米长的等候队伍。这引发了黄琛的思考。“有人说展览火爆是因为大英博物馆的品牌,我觉得也对,但也不完全是。博物馆收藏历史、博物馆面向未来,这里面涉及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建设博物馆,用博物馆的平台为公众提供服务,不只是为了解决昨天的问题,还要解决今天和明天的问题。考古工作者、研究人员解决好了昨天的问题,展览部门、学术部门应该通过展览解决好观众对昨天与今天、明天关联的认识。”在黄琛看来,大英展的火爆就在于它很好地解决了展览和公众关系的问题,每一件展品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如何面对今天、明天,面向未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教育。这是我们博物馆社会教育人员必须面对的挑战。”


编辑:杨岚

关键词:5·18博物馆日 博物馆 公共 文化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