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近八成受访者称有过被标题党“欺骗”的经历

2017年05月23日 09:3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标题党”,是指网络中故意用较为夸张、耸动的文章标题吸引网友点击观看的行为或人,很多标题与内容实际上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国家网信办曾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专项行动,并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7%的受访者有过被标题党“欺骗”的经历。夸大事实(65.5%)、断章取义(61.6%)和故留悬念(49.1%)被指为最常见“标题党”行为。66.0%的受访者直言“标题党”会让自己对文章的认可度和转发可能性大打折扣。73.8%的受访者认为媒体行业应恪守新闻伦理,禁止蓄意炒作舆论“热点”。

受访者中,00后占0.9%,90后占21.2%,80后占50.4%,70后占19.8%,60后占6.1%,50后占1.4%。

129614352_14954955512761n

80. 5%受访者感觉“标题党”新闻多

陈思妤是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曾运营过自媒体公众号。“在微信‘订阅号’页面,每个公众号最多只能显示十几个字的标题。能否通过这十几个字吸引用户点击,就很考验拟标题的水平了”。她坦言,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量,每次做标题都要花费很大心思,做对了是精辟的“神标题”,做偏了就成了“标题党”。

“‘标题党’简直随处可见,在微博、微信公号里更不稀奇。”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吴晓瑶说,“带有‘不看后悔’‘惊天大秘密’‘真相竟然是……’等字眼的标题屡见不鲜,每次点进去都发现‘被骗’了”。

吴晓瑶发现,不只是娱乐新闻,有时一些时政类新闻也有这样的现象。“曾有某位专家就一个时政问题阐述了一个观点,但这个观点是有前提条件的。有网站直接将专家观点作为标题,故意忽视前提条件,模糊逻辑,结果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调查中,78.7%的受访者有过被标题党“欺骗”的经历。同时,80.5%的受访者认为“标题党”类新闻多。

赵雯(化名)曾担任某网络媒体编辑,她坦言“标题党”类文章的阅读量确实明显高于其他文章。

夸大事实(65.5%)、断章取义(61.6%)的“标题党”行为被指最常见,除此之外,还有故留悬念(49.1%)、偷换概念(44.7%)和无中生有(41.7%)等。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标题党 标题 受访者 新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