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城市防涝不能依赖“人工路标”

2017年05月23日 14:44 | 作者:张西流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5月20日下午,一场雷暴雨突袭海南省海口市,造成多处道路积水。在海口市海秀中路奥林匹克花园小区附近路段,一个窨井井盖被暴雨冲走,因为担心积水太深车辆行人注意不到,一位老人冒雨守在旁边引导过往行人车辆避开危险。这一幕恰好被热心的市民用手机拍了下来。(5月22日央视网)

一场暴雨袭击海口,城内多处道路积水。特别是,一路段窨井井盖被暴雨冲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提醒行人和车辆及时避让,一位老人用血肉之躯当“人工路标”,在风雨中连续站了1个多小时,其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责任心,令人感动。然而,感动之余,却更令人反思。毕竟,老人当路标,不是一道现代城市该有的“风景”,其背后,折射出了海口在重蹈“逢暴必淹”覆辙,在防涝和应急方面,还存在短板。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除了在防范和应急上严重缺位之外,其根本症结在于城市排捞系统“先天不足”,甚至是“弱不禁风”。比如,这次暴雨又致海口多处受淹,表明一些排水堵点尚未整改到位,排水设施能力不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这场暴雨并非“百年一遇”,但包括海口在内的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至今仅为“几年一遇”,甚至是“一年一遇”,一旦遭遇暴雨袭击,便陷入“逢暴必淹”困境。

必须正视的是,近年来盛行的城市开发,都崇尚大拆大建、填湖削山,许多城市的内河道、湖泊水塘、地下水脉因此被填堵隔断。可想而知,一旦遇到暴雨灾害,原有自然水道无法畅通运行,只能依赖于脆弱的现代排水系统,涌堵内涝每年都会发生。可见,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只考虑经济增长,还要兼顾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好自然水系,发挥湖泊河道的蓄水调节功能,减少人工的过度开发破坏。这样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于民。

因此,城市防涝,不能依赖“人工路标”。若想终结“逢暴必淹”困境,必须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检讨与反思,并要花大力气对“先天不足”的排涝设施进行整改,尽早扭转“弱不禁风”的尴尬局面。同时,水务部门应对各渍水点在暴雨中的渍水数据进行统计,摸清情况做排水改善,防水患于未然,以此终结“人工路标”之类的病态城市风景。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城市 暴雨 人工路标 防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