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娃娃机”不能成为“坑人机”

2017年05月23日 14:49 | 作者:李秀荣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原本只是在电玩城里当“配角”的娃娃机,最近攻城掠地,迅速抢占了商场、超市、电影院等人流集中的地方。乘着移动支付的东风,以及种类繁多的可爱玩具,娃娃机成为当下最火爆的打发“碎片时间”的消费方式。但记者采访发现,这一领域存在出娃娃概率可人工操控等三大乱象。律师建议经营者适当披露总体抓取的成功率。(5月22日《北京晨报》)

有人天真地认为,娃娃机只是贩卖礼品的工具,换了一种形式,增加了趣味性而已,赚取的利润应该和普通玩具礼品店差不多。故即使“娃娃机虐人千百遍”,他们仍“爱它如初恋”。事实上,已成为各大商圈“标配”、目前市场存量庞大的娃娃机,应该得到切实有效的监管,别让它们成为一台又一台张着大口的“坑人机”。

娃娃机其实是“暴利机”。别看一些人抓娃娃时只投入了一元两元、三元五元,但一次投入数十上百元者也大有人在。据媒体曝光,娃娃机抓出娃娃的概率是被人为设置了的,有的设为投币20次抓出1次,有的差不多50次能中一次,甚至一两百次才能抓中一个。有网友由此算账,即使按照20次概率,2元一个币来算,至少平均40元才能抓出一个成本为七八元的娃娃,一只娃娃净赚三十几元,难道还不算是暴利?500次概率、一两百次概率,就更暴利了。如此“躺着就把钱赚了”,其实是不应该无视的损人利己。

娃娃机也是“暗箱操作机”。正因媒体曝光了娃娃机的概率设置、钢爪力道大小调整等玄机,许多被娃娃机虐过千百遍的人,不再认为自己愚笨、机器聪明。事实上,正如律师所言,按相关规定,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对商品属性的知情权。玩家参与抓娃娃游戏属于消费,理应享有对游戏规则和抓取概率的知情权。然而又有多少娃娃机将它们的抓取概率告知了玩家?反觉得“因为你抓不到,我才能挣到钱”是一种正当做法,这其实是有违商业诚信与公平的,对下血本抓娃娃者,甚至涉嫌欺诈。

娃娃机还是变相“赌博机”。它是典型的以小博大游戏,会给抓娃娃者带来类似于赌博的快感和成就感。尤其是自控能力差的未成年人,更易掉入娃娃机的“吸金圈套”,长期玩更容易玩上瘾。据说在一些地方,监管缺失的娃娃机已变身为“抓烟机”,就更加具有赌博的性质。

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再也不能任由娃娃机野蛮生长,应多想办法,主动出击。工商应要求经营者公布娃娃机的成功概率,若不公布或公布虚假数据,应处罚商家进行惩罚性赔偿;公安应充分发挥反赌博职责加强管理;文化应加强对游戏、游艺设备的内容审核。防止商家的“吸金法宝”成为“害人利器”。也有报道称,摆放经营娃娃机无需审批,这也应该改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娃娃 概率 坑人机 娃娃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