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粤港澳大湾区大通道建设挺脊架梁 打通互联互通“任督二脉”

2017年05月24日 14:19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分享到: 

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以来,粤港澳地区大通道建设捷报频传:5月1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首个钢圆筒完成振沉施工;5月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成功安装;虎门二桥4座主塔也已成功封顶,大沙水道桥猫道铺设完成,大桥进入主缆施工阶段……这些大通道建成后,将挺起粤港澳大湾区的“脊梁”,打通三地互联互通的“任督二脉”。

5月12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先后实地察看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强调要科学规划和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更好地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粤港澳将实现半小时生活圈

从珠三角高速公路布局图上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大通道横纵分布,交织成“爬梯形”的闭合环路。广深、广珠东线、广珠西线等几条高速公路构成了纵向骨架,虎门二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以及规划中的莲花山通道,则跨越珠江架起了横向动脉。

从地理上来看,几条横向大通道将珠江口两岸的城市连成直线:港珠澳大桥直接联系香港、珠海和澳门,深中通道直接联系深圳和中山,虎门大桥、虎门二桥则连接东莞市和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随着这些大通道的陆续建成,粤港澳地区城市间实现半小时生活圈指日可待。

“这几条横向大通道之间互相呼应、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华介绍。港珠澳大桥年底具备通车条件,珠海将成为内地唯一陆路连通港澳的城市。因为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中山定位为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未来6年将投资1400亿元布局大交通。同样因为大通道,江门与东岸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确立了珠江西岸交通综合枢纽的定位。而佛山承接广州的交通优势,在虎门大桥、虎门二桥等辐射范围内,并拥有港口和轨道交通优势,未来将与广州形成广佛中心融入大湾区。

“珠江口东西两岸将形成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快捷的交通路网,届时将极大促进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刘晓华认为。

“黄金通道”拉动经济增长

有关专家称,珠三角城市与香港的陆运距离每减少1%,制造业、服务业中外资投入金额分别增加0.2%和0.7%。大通道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广深高速公路和虎门大桥这一纵一横大通道中早有体现。

作为连接广州和深圳的“黄金通道”,广深高速公路日均出口车流量由1997年的7.11万辆次增长到2016年的55.06万辆次。车流量的快速增长,方便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四地经济贸易往来,大大推动沿线地区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轴线的经济走廊。

目前横跨珠江口东西岸唯一通道的虎门大桥,今年将迎来营运20周年。20年来,虎门大桥车流量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16年年底,虎门大桥累计收费车流量达3.94亿辆次,使东莞成为连接东莞港、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几大港口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外向型制造业重镇。

专家认为,大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珠江口西岸城市群与港澳地区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将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立体交通拓展开放新局面

大通道加快建设的同时,广东的海港、空港、城际轨道建设也在不断提速。广州加速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深圳发力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在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大地上,各种运输方式全面融合不断提升“广东效率”。

刘晓华表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大通道建成后,将把区域内高密度的港口、机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贯通连接成为畅顺对接的立体交通体系,极大促进沿线经济要素流动,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

目前,广东与陆路相邻省份均有3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也已和东南亚地区一些企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分工。随着大通道建成和广东邻近省份的交通建设大提速,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能量和辐射力将极大增强。

“内强腹地,外接东盟,重塑周边经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崛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不仅推动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还有助于其产业要素将加速通达北部湾和南宁等地,形成面向东盟的海、陆国际大通道,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打开新的开放局面。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通道 建设 大桥 粤港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