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把文化带回家

——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现状与思考

2017年06月05日 14:59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这些场馆里,设计精巧实用、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创产品逐渐成为“一景”,吸引了很多观众的关注,并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5月18日至27日,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副主任翟卫华带队的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推进文博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赴江苏、陕西两省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创意企业等20多个相关机构。

委员们认为,文博创意产业发展对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落实政策、健全机制体制,促进开发、经营水平提升,是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重点问题。

让丰富的文化资源

融入百姓生活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13座明代内城门之一,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城内有十几个藏兵洞,在古代,这些藏兵洞有着重要功能,战时能藏兵数千,平时能屯粮万担。当全国政协“推进文博创意产业发展”调研组走上城墙时,其中一个藏兵洞,已是一幅“新面孔”:墙砖依然斑驳沧桑,但洞内却呈现出典雅的中式装饰风格,金属与木质陈列装置摆放地颇具艺术感,陈列着多种城墙主题文化创意产品。600多岁的明城墙与“龙吐水”城墙茶具、“工部关防”卡套等现代文创产品展开了奇妙的时空对话,委员们很感兴趣,纷纷拿起产品查看询问。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越来越“火”,故宫博物院设计开发文创产品8000多种,产生了朝珠耳机、故宫娃娃等明星产品;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开发的丝巾、首饰盒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百姓生活中……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指出,文创产品既挖掘了我们丰富文化资源的内涵,又能够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需求强劲。以博物馆为例,全国博物馆年均参观人次超过7亿,很多人都希望带回几件有特色的文化产品。而与此对应的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已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每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万余个展览,资源优势明显。葛晓音委员深有感触地说:“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很丰厚,如果能够贴近生活,形成与现代需求相适应的产品,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又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那么如何让文化资源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呢?文创产品便是非常有效的一条途径,既能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把文化记忆带回了家。王太华指出,文创产品开发是在创意中传承,在创造中发展,要让人们拿在手里、放在家里,记在心里。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翟卫华表示,文创产品既要体现中华文化,又要在市场上站住脚,留得住、传得开。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把艺术品与生活用品相融合,对文化文物单位来说,是一个机遇。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文化 产品 文创 开发 文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