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五月的追思:痛悼艺术大家宋雨桂先生

2017年06月05日 15:27 | 作者:冯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5日电 刚从部队转业至辽宁文艺创作办公室的“三结合”干部宋玉贵几经周折要到一个招工指标,并特地去我的下乡地看望我。

见到一路风尘的宋玉贵,我就像夜行人终于看到了地平线天际的光。

记得那天正是夕阳西沉、寒意料峭,诺敏河边,我俩相背坐着一辆牛车,一路吱吱嘎嘎声中攀谈、鼓励、打气、绝不气馁……

暮春之际,我曾前往探视病中的宋雨桂先生,他虽面目清瘦,但精神强韧,康复自信意识颇强,还与我构想下一步的创作计划。未料想他不治辞世的消息竟很快传来,令人诧异扼腕之余,痛惜大家的陨落,而未能尽兴的对话,亦成永诀。

10

由宋雨桂主笔,两岸知名画家共同合作的66米国画长卷《新富春山居图》 (局部)。

2016年9月,由宋雨桂领衔主创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作》入选作品《黄河雄姿》的创作进入最后阶段。雨桂带着助手遍寻当今各类表现黄河题材的绘画形式,技法参考,尝试多种表现的手法,矢志画出黄河新意。他们数度推敲反复,五易其稿,最终定稿。以中近景特写表现天上来之黄河“水”,以凸显黄河奔腾激越之气势。此时工程作品已陆续集稿,一丝不苟的宋雨桂先生,抱病操刀动笔创作,从发来的电子图片中看到宋雨桂全身趴着、跪着濡墨挥写的情景,令人动容。巨大尺幅的作品在雨桂先生连续奋战下如期完成、装裱、运抵国家博物馆,并在全国第十届文代会期间向首都公众展出。作品以恣肆纵横、舒卷挥洒的写意笔调将黄河奔泻而下、浪花跳跃表现得出神入化,近观通透而大气浑成;远视厚重又具铺面倾轧之感,令人宛若置身激流之中,其轰鸣之声振聋发聩。作品融具象、抽象一炉,写实、写意两相得宜,恰如其分的技术掌握获得了验收专家的高度好评和观众的广为赞誉。作品如愿入藏国家博物馆,并将悬挂于殿堂之中。《黄河雄姿》成为了宋雨桂艺术创作的峰巅之作和泣血绝笔之作,撂下画笔的宋雨桂先生便累倒在病榻之上,自作品2016年11月20日展出至今年5月15日去世仅半年。令我至今想起便觉愧疚不安的是,没有制止他的倾情投入,没有顾忌到劳累给他的健康带来侵害。他的自信和执拗秉性让他全然不顾亲人和学生的劝阻,这或许与他性格中的刚强自尊有关,但我终无法为之释然而成为心中之痛。

宋雨桂是当代杰出的中国画家,曾任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雨桂早年研学版画,后转入中国山水、花鸟画创作。他天资聪颖、艺术直觉力尤好,其借助扎实的造型基本功,从事山水、花鸟画创作一无滞碍,起手即高。他的巨幅成名作《长江明珠图》由风光旖旎、气势宏伟的三峡景观组合构成;其运用版画语言的整体概括使画面对比简洁、疏密,节奏有致,体现了他驾驭大型作品的卓越能力。在荣获全国大奖的作品《苏醒(之一)》中,他精心设计将层峦叠嶂的早春远山和林木雪景,透过缭绕的云雾烟霞或隐或显地表现开去,或精妙丰富、或虚实相生,一举开创并形成了东北山水画的独特风格。而在作品《苏醒(之二)》中,则通过点景动物将冰雪覆盖的北方大地自然的空阔辽远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宋雨桂上世纪90年代的山水、花鸟创作葆有着鲜明的抒情写实主义风格特征的话,那么随着他交游历练的日趋丰富和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经典艺术,以及经由大量创作实践的体悟,到了世纪之交的笔墨丘壑则显现出日渐鲜明的写意性特征。创作于2010年前后的《新富春山居图卷》和游历黄山等地归来的一批写生册页手卷,其笔墨笔法的变化更加娴熟自如。对师造化的张扬和对文人画艺术直抒胸臆特质的吸收,使他对中国艺术和山水精神的要旨有了更进一步的洞察和自觉。由此,他的作品转而向浪漫表现主义和写意风格的崛进和铸造,个性情感和绘画的主体意识愈加突出和强化。在此后创作的一批以水和江、海、波涛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包括他的峰巅之作《黄河雄姿》等充分体现了作为艺术家的宋雨桂,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如何融写实、写意、具象、抽象语言一炉,出入于似与非似之间的自信,抵达任由往来的自由境界。尤为可贵的是,他的作品没有时下书画界诸多名家概念化、程式化、市场化的弊病顽疾,有的是涌动着青年人才有的活力和激情。他先后与海内外众多名家联袂举办大型作品展,又在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讲学,举办个人展,并由此确立了他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学术影响。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五月的追思 宋雨桂 痛悼艺术大家宋雨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