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70年代曾改变一代人命运

2017年06月05日 15:32 | 作者:苏建华 |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 

20世纪90年代末:

高考不再高不可攀

考生记忆: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该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在1998年208万人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现在苹果公司研发部供职的张楠回忆,1999年,他还是一名西安惠安中学学生,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大学扩招。 因为高考的临近,让每一个人真真切切地开始思考以后要做什么、要去哪里。 张楠回忆,那时候大家觉得高三的苦日子过完了,进了大学或工作以后就会轻轻松松。张楠说,高考的成功给了他无比的自信,他掌握了学习方法,即使到了高考之后18年的今天,这份意志和自信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他,帮他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时代特点: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仍是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轨迹的重要途径。1995年到1998年间,大学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光环,已经不像90年代初那么高不可攀。

21世纪: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考生记忆:西安市三中2011级考生张晚晴回忆当时高考情形时表示,因为心态好,在2011年文科试卷偏难的情况下,她在高考中表现出了她应有的水准。那年陕西首次实行“三知”(知分、知线、知位)填志愿,张晚晴成为“知分填报志愿”“平行志愿”等政策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张晚晴的志向一直是北大,高中时期她所有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仰望博雅、触摸未名”。对于高考,张晚晴说,这只是一场无关才华高下的选拔,无论最终结果好与坏,都不应当有损于你为梦想拼搏而怀有的勇敢和能量。

时代特点:2000年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再也不是简单的一群只知苦读的“眼镜王”“书呆子”,他们享受在学业竞争和展示个性之间的平衡。

与考同行

办学观求学观人才观均变化

“随着高考自身的变化,社会观念也随之在变。”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表示,首先是办学观念的改变。原来只有公办院校,现在各类学校的门类、层级越来越多,求学的路子越来越宽。仅公办就分了很多,诸如“985”“211”“双一流”等,后面又出现了应用型的大学,二本、三本,民办以及专业学院、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种学院,还有很多民办的人文、国学等研修班,使得办学成为一个大系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多向多维需求,现在办学也多向多维,这样一来高考录取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恢复高考后的1977、1978年考生,录取率仅有4%到5%;1990年的高考录取率为20%,近几年录取率更是越来越高。肖云儒表示,由于办学路子拓宽,上学的可能性、供需矛盾减缓,学生上学的需求越来越得到更广泛的满足。

其次是求学观发生变化。有一阵子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位学历,以至于本科生都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大家都往名校、往研究型的大学去挤。但社会需求证明,社会各个层级的职业,并不见得都需要硕士、博士来承担,人们的求学观开始变化。于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农村考生更多地考虑就业的实用性,到民办、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等去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一些人虽过了求学年龄,只是为了满足人生境界的提高而继续学习,诸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上老年大学,许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继续在各种教育机构学习。”肖云儒表示,这种求学观正在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求学观。

第三是人才观发生了改变。“原来只认学历和学位,后来发现高学历的学生或名校的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并不见得比一般学校的学生强。于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对人才的看法也就越来越分流。”肖云儒说,例如科研机构、大学等仍需要研究人才、知识人才。除此以外,社会更需要工匠型的人才,能支撑“智造中国”的人才队伍。而当下的互联网智能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点子,需要创新性思维,能够结合实际,产生新思路、新点子的人才。肖云儒表示,社会的人才观由金字塔形变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多维、多向,能够承接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社会人才观的扩展与均衡,倒逼学校办学和考生选择志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编辑:梁霄

关键词:高考 制度 命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