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上海民建浦江论坛聚焦崇明生态岛建设

2017年06月06日 14:18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生态+生产+生活=绿色发展 

——上海民建浦江论坛聚焦崇明生态岛建设


课题背景

自本世纪初以来,民建上海市委会一直关注崇明发展,几乎每年都提出相关提案或课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详细询问了崇明岛生态保护情况,引发极大关注。两会之后,民建上海市委会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确定为今年民建市委会的“一号课题”,迅速组织课题组,梳理历年成果,实地走访调查,形成了2.5万字的课题报告。

数据显示,崇明建设用地迄今占比仅为17.4%,本岛湿地与农田生态系统占比均超30%,保育了上海市40%的生态资产有效当量,提供了近50%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上海市的生态地位不断稳固和提高,并积聚了如东滩鸟类国家公园等多处生态保护区域。

课题组认为,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经过多年对生态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生态岛的基础更加扎实,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发展轮廓初步显现,“生态立岛”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生态底子不厚、总体发展滞后等自身条件不足”的问题和“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问题,都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过程中要面临的难题。


焦点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崇明的发展,第一要坚持生态优先战略。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生态底线管控;开展生态承载力研究;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着力提升水环境、林地环境质量;强化‘多规合一’的生态环境支持;以集约紧凑发展理念,引导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这段写入调研报告的话,引起了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的共鸣。他说,根据规划,崇明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总量将达到265平方公里,远超规划中70万常住人口所需的70平方公里。换而言之,目前的建设用地已经严重透支。

谈到发展边界、生态红线、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等话题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提出“崇明空间发展需要将重心从城镇转向乡村与生态地区”的建议。他说,乡村是崇明生态岛构成的主体空间,崇明的空间价值应当以城乡建设平衡与自然生态协调为导向,而非经济效益优先。

焦点二

提升生态产业发展水平

根据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相关规划,崇明将继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着力发展海洋经济,重点探索最严格生态管控下的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民建上海市委会课题组据此提出了“生态引领战略”的概念,建议积极构筑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大力发展创新性经济和推广绿色生态能源,对标国际先进生态岛,以世界级的理念、标准和规格建设崇明生态岛,提升国际吸引力。

对此,民建市委会课题组成员仇瑜峰以济州岛的发展为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系统,应该是生态岛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同为课题组成员的赵晓东则看好绿色能源中心的建设。他建议,除在崇明本岛设立绿色能源研发开发区外,还可鼓励高精尖人才自主创业,并设立碳排放交易所和绿色能源技术与产权交易所。

从事科技产业的课题组成员王东伟描述了崇明生态岛“智慧建设”的美好前景:通过云端控制平台和智能驾驶舱进行全岛运营的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以少人工、低成本、绿色和低碳的“智慧运营”,支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组成员陈星言、丁宗敏等还形成了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发展持有型物业、“一带一路”特色小镇等相结合的想法,希望借此推动崇明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自身造血。

焦点三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崇明三岛现状总人口约为69.6万人,本地居民是生态岛人群的重要组成。如何为辛劳崇明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激发他们自主参与建设崇明的热情,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关键。

郑德高指出,崇明乡村建设绝不能简单地减量拆并与集中安置,必须以乡村环境生态化、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作为核心任务。这与诸大建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后者的观念中,所有人工建造的东西都要顺应自然本来的样子。

郑德高为崇明乡村建设提出的建议是,以设计提升乡村价值,以试点完善乡村示范,以功能植入谋划乡村转型。同时,在崇明遴选有基础、有特色、有能人的村落来进行乡村复兴建设的示范。

课题组则站在“坚持生态融合战略”的高度建议,推动生态、生产和生活融合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优质公共服务;率先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探索全球领先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复制推广世界级生态岛经验模式。

焦点四

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保障

公开消息显示,上海市人大将出台《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作为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最重要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将根据授权,配套制定一系列规章、规范性文件。

这让调研组看到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良好前景。课题组认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就需要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又一个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区域发展样板和引领者。

土地是崇明岛的最主要资源,农业生产则是当地的主要生产活动。郑德高建议,必须首先完善农业生产用地的管理与服务体制,重构世界级生态岛的农业生产体系;必须创新乡村地区的建设用地管理机制,推动集体用地和宅基地的合理确权、腾退、转让。

课题组也提出,要改革现有土地政策,加快推进土地减量化,注重存量优化,把低效用地转为高效用地;允许开放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推行“白地”政策,支持土地复合利用和综合性开发;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真正释放崇明的土地资源优势。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生态 崇明 建设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