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花样”就业歧视背后是对学识与能力的不尊重

2017年06月06日 15:39 | 作者:万光武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6月05日《中国青年报》)

毕业生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多种多样,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之外,甚至还增加了星座歧视、属相歧视等等。明眼人一看便知,搞这些“花样”就业歧视的招聘单位,并非是为了更好的筛选人才,而完全就是在耍无厘头。

个别招聘单位之所以要耍这样的无厘头,根本原因还是觉得现在大学生多,工作难找,大学生有就业压力,企业则没有招不来人才的压力。于是就放纵了自己挑挑拣拣的权力,把一些跟学识和能力无关联的条件,甚至单位个别领导的个人喜好也放进了招聘要求中。

表面上看,通过“花样”的筛选,招聘单位可以如愿以偿招到全方位符合自身意愿的毕业生,但事实上,因为有好多招聘条件和应聘者的学识和能力无关,有可能是,这些应聘者只是在浮泛的层面迎合了招聘单位的喜好,而并不能保证在学识和能力上与招聘单位有深度契合。

也就是说,虽然招聘单位以自身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从而暂时获得了选择权上的随心所欲,但反过来说,既然招聘单位最看中的并非应聘者内在学识能力,而只在意某些外在“表面功夫”,那么在长时间尺度得到的回报,肯定也只会是“表面”的。这对招聘单位长远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花样”就业歧视背后是对学识和能力的不尊重,更反映出某些招聘单位人才观的不成熟。虽说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很多,但对于一个具体的单位来说,真正选出一个全维度适合的人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少发明些“花拳绣腿”的招聘条件,以学识和能力为准绳,老老实实把学识能力优秀者纳入囊中,才是既对求职者负责,也是对单位发展负责的做法。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识 招聘 歧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