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从靠关系到靠市场的蝶变

2017年06月12日 14:34 | 作者:郭牧龙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去年,当江苏旭元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参与黑龙江省光伏电站项目招标时,很多人泼冷水,“没有关系,没有门路,一家外地企业怎么可能竞标成功?”项目负责人吴国强说:“心里确实没底,但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完全公开竞标的形式,让企业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不久后,吴国强惊喜地在中标企业公示名单中找到了自己公司的名字。不仅如此,省政府还给中标企业提供了丰厚的政策礼包,程序从严从简,配套服务齐全,项目很快于今年5月在大庆市萨尔图区顺利开工。

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把资源配置权力交由市场,让政府回归本位,正是黑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期记者跟随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第三督查组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黑河、大庆、齐齐哈尔等市走访时发现,“放管服”改革穿透力很强,从行政审批提速,到“权责清单”出台;从取消“红顶中介”,到“大处室”改革,带来的不只是行政权力的下放,审批程序的精简,更是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不少企业和群众看来,原本“难打交道”“四平八稳”的感觉消失了,政策更有温度,服务更有质感。在黑河行政服务大厅,办事窗口一张“一次性事项告知单”,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少跑冤枉路;在大庆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一个“物联网+政务服务”的“蜜蜂箱”,成为群众身边不下班的“微政务中心”……各级政府不仅以实际行动问民需、管民事、解民忧,还通过民意调查,不断评估改革效果,列出负面清单,认准目标推进,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更内在的改变是,政府的管理方式也随之转变,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正在悄然生根。齐齐哈尔市一家环保科技企业负责人对此体会颇深:“政府部门做事习惯逐渐从‘事后处罚’变为‘事前服务’,我们企业经营者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执法行为,也从‘害怕’变为‘期盼’。”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政府在悄悄地进行一场自我革新,工作方式、管理制度应时而变,更多地站在企业、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更多地在提升服务效能和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

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自我改革,不仅带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推动社会发展回归良好风尚。比如,一些企业“凡是投资审批都要有关系、找门路”的思维定势被逐渐打破,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省发改委一位负责项目审批的干部对此体会颇深,他的办公室由过去的“门庭若市”变成现在的“门可罗雀”,干部轻松了,风险减少了。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发展,“以前花钱多还得靠运气,现在服务正规便利,全凭实力说话”。不同市场主体之间正慢慢形成一种共识:有投资需求、项目需求,该找的不是关系,而是法律和制度;证明企业能力的不是红包,而是企业的信用和资质。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不可能一蹴而就。督查中也发现,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打掉阻碍创新创业的门槛;如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更好营商环境……直面改革后的新问题,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摸索,“放管服”改革的成果才能巩固下来,化作良好的治理能力,持久地让广大群众受益。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企业 改革 市场 服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