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评论:谨防药房托管成以药补医“马甲”

2017年06月13日 15:41 | 作者:樊大彧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药房成为药企的必争之地,医院也因此在药房托管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难怪有人认为,向医院支付高额费用的药房托管,简直像是变相的科室承包。很难相信这种变了味的药房托管,可以真正实现医药分开,并解决药价虚高、医疗贿赂等医改难题。

年内我国所有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告别以药补医,而医院的门诊药房也将从利润中心变成“包袱”。据媒体初步统计,国内已经有3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承接数百家药房托管。另据统计,全国范围约有半数以上的二级及以下医院已实施或计划实施药房托管。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药房托管模式逐渐兴起。医改要求取消药品加价,实现药品零差率。如此一来,医院药房都将从原来以药养医的利润中心,变为成本中心,成为医院的“包袱”。据测算,一家县级医院药房一年的运行成本通常超过千万元。成本如此之高,在取消药品加价后,医院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取消药房让患者带着处方到零售药店买药。要么就把药房承包出去,让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的药企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从目前情况看,医院基本都会选择药房托管模式。

药房托管发展迅猛,大有逐渐成为医院标准配置的态势。然而,近年来,针对药房托管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医院通过药房托管将成本转嫁给药企等托管方,还能从托管方每年获得固定收入,或是利润分成。这种模式的启用,让药房换了一身“马甲”之后,从医院的“包袱”重新又成为医院的利润来源。这不禁令人怀疑,药房托管究竟是符合医改方向的新模式,还是披着“医药分开”外衣的老套路。

另外,在实行药房托管的医院里,作为托管方的药企为了覆盖成本并赢取利润,必然具有强烈的多卖药冲动。而同处一家医院的医生处方权,必然成为药企觊觎的焦点。在这种情形下,托管后的药房与医院,看上去的两家人很有可能迅速合流,形成一条新的更直接的灰色利益链条,届时受损的无疑还是患者的权益。

关于药房托管,在去年发生了一件业内瞩目的事件,6家知名的医药企业通过招标方式争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房托管权。其间,药企之间发生激烈甚至是恶性的竞争,引发了业界广泛思考。药企为争夺药房而残酷竞争,这几乎是必然的选择。长期以来,医院药房是我国药品销售最重要的渠道,其销售药品占全部市场份额的八成以上。

药房成为药企的必争之地,医院也因此在药房托管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难怪有人认为,向医院支付高额费用的药房托管,简直像是变相的科室承包。很难相信这种变了味的药房托管,可以真正实现医药分开,并解决药价虚高、医疗贿赂等医改难题。

当然,药房托管也并非只有风险,这种模式也有其可取之处。首先,药房托管是一种必要的过度。中国的患者去医院就医后,已经形成了直接在医院拿药的习惯,如果突然改为去药店取药或在家等待药品配送快递,很多人很可能觉得不便。其次,药房托管毕竟在药企和医院之间建立起了直接沟通机制,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可以有效降低药品在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这将有利于抑制药价虚高。

总的来说,药房托管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要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还需假以时日。但是有关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管力度,引导药房托管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防止其蜕变为以药补医的“马甲”。同时,有关部门要加速推动处方的完全外流,让患者可以自由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这将从根本上抑制药房托管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让医疗机构真正告别以药补医的不良循环。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梁霄

关键词:谨防 药房 托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