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探索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

——从中国民协赴宁、晋考察传统习俗来看“我们的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2017年06月15日 15:01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年初,中央文明办下发《关于2017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指出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宣传普及传统节日习俗,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注重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全国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文简称“中国民协”)专家学者于4月3-5日、5月25-27日分赴宁夏、山西两地考察当地清明节、端午节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及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与当地学者专家一道召开“我们的节日”相关主题座谈会,旨在弘扬当代视角下节日文化内涵、精神意义与时代价值,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本报记者全程跟踪采访。

从非遗视域看传统节日

活力四射的欢歌悦舞、喧天震地的锣鼓声、昂扬激情的呐喊声……在山西沁县,一场激烈的龙舟赛在端午节期间上演,这样的龙舟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了,在水、乐、呐喊的激荡声中,呈现出别样的北国风情。

谈起端午节,不得不让人联想起2005年韩国成功申报江陵端午祭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中韩两国民俗学者之间的争论。在韩国工作过3年的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曾专门搜集查阅材料,证明韩国古代端午节传自中国,特别是对于韩国学界所公认的“中国端午节祭祀屈原、韩国不祭祀屈原”一说,他指出早在100多年前韩国学者金迈淳《洌阳岁时记》中就有明确记载:“国人称端午日为‘水濑日’。谓投饭水濑,享屈三闾(即屈原)也。”这无疑证明,韩国古代端午节也有纪念屈原的内容。当然,陈连山认为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注册商标,是可以共享的,这就需要我国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温州大学教授黄涛认为,端午节直接起源于中国先秦以水克火的民间信仰,魏晋以后逐渐加入纪念地方名人、民间传说等因素发展至今,这些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非遗保护可以创新,但不是外加式创新,而应该是老百姓根据自己需求或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保护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宋颖曾经就“端午节的变迁与民俗”这一课题专门进行调查研究,她发现,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和爱国主义精神,赋予端午节以新的面貌。在新形势下,如何在国际语境下看待端午节,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待端午节,也成为民俗学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相互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基于核心元素的普遍性与变动元素的多样性,来探寻端午节习俗的沉积与流变,毕竟同一节日在不同时代都会伴随新习俗的产生与旧习俗的消失。”宋颖说。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孙正国表示,开展节日活动,不仅关注其外在形式,更在于挖掘与传承其内在精神,以端午节为例,主要存在四种类型传说,即朝廷忠臣传说、民族英雄传说、民间信仰与起义领袖传说,“其实这四种类型所传播的正是忠、孝、诚、信的家国情怀”。中国民协研究部主任王锦强长期从事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管理与研究工作,根据他的经验,节日活动多与地方非遗紧密相关,因此将开展节日活动与保护非遗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双创”节日文化的时代性、地域性与民族性

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者们认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传播节日文化、记住乡愁乡情、涵养优良家风、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抓手,是凝固历史瞬间、留住文化记忆的有效助力,需要民间文艺工作者用更多的心思、花更大的气力去维系和推广,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更加准确地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维系、推广与深化节日主题,需要寻找与时代的结合点,实现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者们认为,创造与创新来自传统与传承,既需要随时随地而“变”,又需要一以贯之来“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指出,实现传统节日的“双创”,就是要与现今、现实相结合,比如清明节,可将祭祖主题提升至感恩历史、缅怀先烈,与历史对话,与家国相连。其实在近年来,中国民协已有过多次成功的实践经验,比如2008年端午节期间发生四川汶川地震,中国民协将纪念屈原的主题扩展为悼念地震遇难者。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邹明华说,传统文化在重要节点、重要事件上均要有充分体现,是当代学者研究、传承与发展节日文化的契机,“节日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进行多元研究,才能实现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更好地回答与解决时代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的多样性,使不同地区的节日文化保持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学者们认为这也是节日文化实现“双创”所需要关注的因素。同样是清明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武城隍出府”就明显具有当地特色,比如“祭孤”环节就与当地作为边疆战场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渊源。中国民协顾问、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表示,同一节日在不同地域所具有的独特性,是节日的生动之处,这需要扩大传统节日保护的地域性,加强古今衔接,才能更好地激发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宁夏大学教授钟亚军认为,这种偏重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研究,需要在中华文化大框架的依托下进行,才不会偏离轨道,才会具有厚重感。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节日 文化 活动 节日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