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企业“被自愿”交费的症结在哪?

2017年06月19日 15:34 | 作者:王甄言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工作,把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容。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降费清费政策措施,如合理降低输配电价格等,企业负担进一步降低。但有些企业反映,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收费多了,个别收费项目取消只是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严重影响清理涉企收费的实际效果。(6月18日《人民日报》)

timg

取消或降低了行政收费,结果,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收费多了,改革红利刚刚释放,却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蚕食了,令人错愕。而且,原本说好的企业“自愿”交费,实际上则为“被自愿”,令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那么,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又使了什么魔法,以至于企业由“自愿”变成了“被自愿”呢?据悉,企业“被自愿”交费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很多部门行政审批名义上取消后,仍以担心社会机构弄虚作假、质量无法保障等理由,安排“信得过”的企业承揽业务;二是行业协会背靠公权力,中介机构的前身就是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改革前属于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人员多是干部家属,属于照顾性的就业安排,就是依靠行政部门的衍生权力收费养人,也是权力任性下的蛋,改革大潮来了,不得不忍痛割爱,实行市场化改革,但是,受各种利益掣肘,公权力或口头承诺默许中介机构借政府部门的权力影响收费;三是有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与公权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或由某官的家属开设,或存在利益输送等。凡此种种,就是所谓的“红顶商人”“红顶中介”。

“红顶商人”“红顶中介”最大的“杀伤力”在于其背后所依靠的公权力,大搞“潜规则”。结果,就有一种怪现象,同样的中介服务,如果不是在公权力“内定”的中介机构进行,始终无法通过,项目审批始终通不过,或办不下来。与此同时,“红顶商人”“红顶中介”一旦有了公权力的支技,则摇身一变,与众不同,这就是饱舆论诟病的“红顶商人”“红顶中介”“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现象,有的还供官员兼职的位子,比如兼任行业协会的名誉会长等。

由此可知,降费清费效果没有达到政策的预期目的,不是政策本身有问题,而是政府机构改革不彻底,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利益切割不彻底,利益关联暗中存在。因此说,如果不把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到底,彻底斩断与公权力的利益链,降费清费政策措施始终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企业“被自愿”交费仍然较为普遍,有时还比较严重。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企业 交费 收费 行业 中介机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