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一封未刊信札 “新月书店”时期的徐志摩

2017年06月22日 16:36 | 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徐志摩作为民国四大才子之首,他的《再别康桥》惊艳了世人。而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

由徐志摩一手筹办的《新月》月刊,以及与胡适一起筹建的新月书店,给中国现代文学史打下一枚不可磨灭的烙印。

九十年前的7月1日,新月书店在上海隆重开张。值此之际,2017西泠春拍特别呈献徐志摩一封致郭嗣音未刊信札,以志纪念。这封信札也会在7月1日开始的上海预展上与大家见面。

2017西泠春拍 徐志摩 致郭嗣音未刊信札 一通二页

此信的上款人郭嗣音为海宁名医,徐志摩老乡。据海宁著名藏书楼衍芬草堂主人之后蒋启霆回忆,郭父郭颂音、徐父徐申如均为海宁宜园茶馆的常客。徐志摩此信,是对郭嗣音请托的覆信。想来,当是郭氏意欲在上海有所作为。因之,徐志摩试图请在上海市政府工作的朋友帮忙,并如郭氏嘱咐应付卫生局,还打算请名医陆仲安作介绍。(陆仲安,安徽徽州人,海上名医,曾为孙中山、胡适、林纾治病,胡适曾为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

信件使用新月书店编辑所稿纸,表明此信当作于1927至1930年间。另外,徐志摩写道“四方多难,乃有瑞征”,亦有利于判断此信的时间。

《新月》月刊

新月书店由胡适、徐志摩创办于1927年,因为到1927年上半年的时候,原北京新月社的主要成员,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余上沅等齐聚上海,和此时也在上海的梁实秋、叶公超、潘光旦等重新组合成了一个团体。这个新团体,从他们后来的行为——创办新月书店、《新月》月刊——来看,完全可以将其视为新月社的延续。在新月书店存续的6年时间(1927—1933)里,共出版了百余种图书,包括徐志摩《志摩的诗》、陈梦家《新月诗选》、梁实秋《骂人的艺术》等著名文集。

《志摩的诗》

其中,徐志摩为书店灵魂人物,出力尤多,亦是他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生命末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笔重彩。以至于徐氏意外去世后,原先风光无限的新月书店即于不久后停业,嗣于两年后盘给商务印书馆。

关于新月书店如何创办,在什么时候创办,什么人创办等一系列问题,留下回忆最多、记述最详细的应当是梁实秋。他在《谈徐志摩》一文中,这样写道:“民国十六年春,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南京,当时局势很乱,我和季淑方在新婚,匆匆由南京逃到上海,偕行的是余上沅夫妇。同时北平学界的朋友们因为环境的关系纷纷离开故都。上海成为比较最安定的地方,很多人都集中在这地方。‘新月书店’便是在这情形下在上海成立的。新月书店的成立,当然是志摩奔走最力,邀集股本不过两千元左右,大股一百元,小股五元。……”

新月书店所在的上海法租界老照片

上文中所提到的“上海成为比较最安定的地方,很多人都集中在这地方”,八成也是郭嗣音想前往上海发展的原因之一。

从信中,我们不难发现徐志摩的言简意赅和逻辑清晰。短短两页纸,首页意在回复郭嗣音请托事宜,极可见徐氏待人的热诚;第二页便在于用叙家常的方式尽显其皆知人情世故的高情商。信中对于此番下雪,徐志摩认为“江南不得佳雪既有年矣,我乡诗翁定然着忙,不知有何雅趣?”,请郭氏告知故乡雪后雅事。对于自身情况,则认为“惟知迎送远客、奔波执教”,“无善况为乡人道也”。

此通信札字迹清晰,保存完整,来源可靠(由其家属友情提供),且所用信纸具有明确的年代标识性,实为难得一见的收藏佳品。


编辑:杨岚

关键词:徐志摩 新月 书店 一封未刊信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