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一所贵州侗族山村小学的现状:一个老师四个娃

2017年06月26日 16:2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宽敞静谧的教室里,吴志广老师正在给孩子批改作业,作业本不多,只有4本。

记者仔细打量了一下吴志广的办公室,一排简陋的柜子零星放着一些教学资料;靠南面窗户下的长条桌上放着两副羽毛球拍、几条褪了色的跳绳、两只几乎没有弹性的乒乓球拍和几个黄色的乒乓球;北侧左右各放了一张长条桌,一张桌上放着简单的教具,另一张桌上放着一台旧电脑和刚刚批改完的作业本。

看到记者进来,吴志广马上起身让座。他小心翼翼地介绍着丈巴村小学的情况,憨厚的微笑传递着山村教师的淳朴和随和。

丈巴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全村5个村组,散落在大山深处,总人口670多人,几乎全部是侗族。在大山脚下的公路旁是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河,河对面是鳞次栉比的深褐色的侗族木屋,在木屋中间耸立着一座看上去现代化的橘蓝相间的三层建筑,这就是丈巴村小学。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们一起娱乐、眺望远山、听乡亲们吹芦笙……这就是38岁的吴广志每天生活的全部内容。

两个年级4个孩子一个老师

跨过具有侗族风格的大门,穿过草木掩映的小路,能看到左边是一个宽阔的篮球场,水泥地面上的画线在雨水的冲刷下早已没了痕迹;右手边是教学楼,在村民眼里,这座教学楼是全村最好的建筑,三层纯水泥建筑,十分结实。

走在教学楼的楼道里,让人感觉到十分清静。十余间教室,除了一间用作教学,其他都紧锁着。

“十多年前学校里最多有200多个学生,后来年轻人生孩子少了,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都把孩子带走了,现在就剩下4个学生。”丈巴村村支书吴玉平告诉记者。

“你看看,学校的旗杆上已经很久没有挂国旗了。因为升国旗至少要有4名护旗手,两名升旗手,我们连升国旗的学生都凑不齐。”吴志广坦言。

丈巴村小学就是人们常说的“麻雀学校”。前些年不少“麻雀学校”因学生太少,在撤点并校时被撤掉了。“这4个孩子是幸运的,否则他们只能每天往返15公里到镇里上学,十分不便。”吴玉平说。

虽然保留下来了,可地处深山的丈巴村小学不得不面对资源短缺的现实。

多年来,丈巴村小学只有一个老师,吴志广是新一任坚守者。“国家规定农村小学师生比是1:23,按照这个标准来算,我们这儿还是超编的。”吴志广苦笑着说。

由于老师不足,丈巴村学校只能开设1-3年级的课程。目前这4个学生一个是二年级,3个是三年级,全在一间教室上课。在课堂上,记者看到吴志广轮流给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给一个年级学生讲课,另一个年级学生就得做练习。

课程一肩挑老师兼厨师

吴志广是丈巴村小学的“全科教师”———每天从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半,一天六节课,他得从头上到尾;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所有课程,他要一肩挑。

吴志广毕业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民族师范学校,他上小学时班里有20多个孩子,最后只有他一个读到了中专。“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水平有限,很多孩子即使考也考不上。”吴志广说。

对于这些出生于贫苦家庭的孩子,上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所以吴志广毅然选择了回乡当一名小学教师。曾经有很多同学朋友劝他辞职打工或者经商,他都谢绝了。因为他知道,孩子们需要他。

课程再多,吴志广都尽力教好每一门课。“可是音乐、美术、体育实在不是我的特长,所以上音乐、美术课,我只能让他们看看书、随便画一画;上体育课,只能带着他们打打篮球和乒乓球,或者让他们自由活动。”吴志广说,学校因为没有艺术老师,孩子们即使有艺术特长,也无法发掘出来。

课间休息时,一个叫杨霞的女学生告诉记者,因为没有体育老师,他们现在连广播体操也不会做。

而此时,吴志广匆匆走到学校的厨房兼食堂,赶紧把米饭蒸上;然后洗了两样菜切好,只等着中午放学,下锅一炒,就能和学生们一起吃饭了。

吴志广告诉记者,4个孩子中有一个来自3公里外的平寨乡平途村,中午只能在学校用餐;另外3个孩子,有的父母在外打工,老人照看不方便,所以就都让他们在学校用午餐。县里划拨的经费中虽然有聘请厨师的费用,但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只能他自己亲自下厨。

“像吴老师这样能够坚守山村学校的年轻老师不多了。他家里有一个小孩,媳妇又怀了二胎,他每天工作又这么忙,只能到周末回去看媳妇孩子,不容易。”吴玉平说。

虽然很少到大城市,但吴志广知道山里的教学水平与大城市差距还很大。“我们这儿的校舍条件还可以,就是教学设备还比较短缺,比如投影仪、电脑还没有;除了篮球场、两张破损的水泥乒乓球台,其他设施都没有;孩子们连身像样的校服都没穿过……”吴志广说,“麻雀学校”虽然偏远,但确是农村地区文化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些学校肩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他们。

当、当、当……吴志广敲响了上课的铁钟,学生们迅速跑回教室,继续上课……

编辑:梁霄

关键词:贵州 侗族 山村 小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