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香港回归20周年>百姓故事 百姓故事

执手相携共传粤剧薪火——走近香港八和会馆

2017年06月28日 10:33 | 作者:陈寂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广州6月25日电(记者 陈寂)作为一名内地观众熟知的香港女艺人,年近古稀的汪明荃至今仍活跃在两地的舞台上。这些天她比往常更加忙碌,因为由她担任主席的香港八和会馆,将倾全力一连三天演出经典粤剧《观音得道》,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以1966年演出的泥印本及录像资料为蓝本,八和会馆的《观音得道》将重现半个世纪前在九龙城沙浦道戏棚上演的经典剧目。随之演出的传统吉祥例戏《香花山大贺寿》等,因曲词、唱腔、表演功架均为粤剧的最早演出形式,也将原汁原味呈现。

“我们动用了老、中、青共100多名演员,特别让年轻的演员也参与,就是让他们体会里面很多传统的排场。”汪明荃告诉记者,很多叔父辈的演员尚健在,还记得传统的东西,正可好好地表演出来。

成立于清光绪年间的八和会馆,一直是广东粤剧从业人员的专业组织,至今已经有130多年历史。1953年,香港八和会馆注册成立,以弘扬传统粤剧艺术为宗旨,不但积极向公众推广粤剧,也关注粤剧演员及从业人员的专业发展和传承工作。

上世纪20至60年代,粤剧作为香港最蓬勃的民间娱乐,深受大众喜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阴霾下,一些名伶从内地移居香港,带动不少古老排场和粤剧传统在香港生根。

“粤剧在香港,经历过非常兴旺的时候,那时候有很多很多的剧院。”汪明荃回忆说,“香港以前是个渔港,渔民信观音和天后,所以常常会请一台戏来酬神,报答佑护,这就是‘神宫戏’。九七回归之前,一座座大剧场改建为商厦,粤剧越来越没有场地演出。在那些非常困难的日子,神宫戏一直维持着我们的生计。”

香港回归之后,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界、粤剧界逐渐开展积极的交流与合作。粤港澳三地政府从2003年开始筹划粤剧“申遗”工作,并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以拓宽观众视野,弘扬粤剧艺术。

2006年,粤剧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地联合为粤剧申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汪明荃感慨道,“我们香港粤剧界也惊叹,原来我们的粤剧那么重要啊!中国包括戏曲在内的非常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失掉。”

粤剧申遗成功当年,香港八和会馆发表“粤剧承传计划”,以抢救传统技艺、专业培训、观众拓展和发展粤剧为主要目标,同时在下属八和粤剧学院推出“青少年粤剧演员训练班”,培训有志投身粤剧行业的13至20岁间青少年,至今已有三届毕业生。

梁非同便是其中一个“粤剧青年”。今年刚刚从香港城市大学毕业的她,已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读研。因为小时候看粤剧《三笑姻缘》觉得演员扮相很漂亮,她后来就到八和粤剧学院学,“一条路走进去了”。大学期间,梁非同多选早上的课程,下午腾出时间去排戏。“我们还有day off(休假),不用上课的,我就去练功,找老师去学唱,多做一些关于粤剧的东西。”

位于香港九龙窝打老道6号的二级历史建筑“油麻地戏剧院”,2012年经过特区政府改建活化为一个戏曲演出的场所,并启动“场地伙伴计划”,与八和会馆一起运营粤剧新秀演出系列,将此发展为培育粤剧接班人的摇篮。5年间,新秀演员人数从最初的46人增至现在的127人,一共进行了664场演出。项目还安排新秀演员出访内地不同的剧种剧团,包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重庆市川剧院。

在这个300人规模的剧院,梁非同有模有样地表演完一个粤剧选段后,告诉记者:“因为八和会馆和内地有些交流,我大学放假跟着去了广东,和那里的朋友一起演了《白蛇传》。我还去过北京和重庆,认识了很多很好的老师,我就和他们联络,让他们教我。”

2003年推出“粤剧日”、2005年成立粤剧发展基金、2010年起推出中国戏曲节、2012年启动油麻地戏剧院场地伙伴计划……在八和会馆副主席新剑郎看来,“政府对粤剧的支持,比回归以前好多了”。在西九管理局和粤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戏曲中心将会是今年香港西九文化中心第一座落成的建筑物。

“到了21世纪的今天,粤剧已是本土最具历史及文化的表演艺术。身为香港人,我为粤剧而骄傲。作为粤剧的正印花旦,我因粤剧而自豪。”汪明荃说。(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香港八和会馆 粤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