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收藏家张伯驹 毕生精品捐故宫

2017年07月03日 16:27 | 来源:法制晚报
分享到: 

纵观古今中外,要想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大收藏家,必须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哪四个方面呢?一是文化,二是财富,三是情怀,四是机遇。这四点可以说缺一不可,下面我们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张伯驹,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看看这个收藏界的大V,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陆机的《平复帖》被誉为“墨皇”。

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病床上给好友张大千写诗


张伯驹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他8岁上私塾,9岁就能作诗,被私塾先生称赞为神童,并认为稍加培养,将来必成国家栋梁。光绪时期的进士、老翰林王新桢非常赞赏少年张伯驹的诗才,夸赞他:英年挺出,直欲过前人。若《从军行》《天上谣》等作,激昂慷慨,魄力沈雄,有倚天拔地之慨。——王新桢《丽泽社诸家诗·序》

虽然,张伯驹的这些诗作没能流传下来,但王新桢的这段评语至少从侧面向我们证明了少年张伯驹在诗词创作上的潜能。

辛亥革命这一年,14岁的张伯驹又进入新学书院接受新式教育,他除了学习国文、数学等一些规定课程外,还熟读了《楚辞》《宋元名家诗》。20岁后又通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一本《古文观止》更是倒背如流,这为他一生爱好诗词、古文、文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少年张伯驹得到了极好的国学教育,他9岁能诗,人称神童。尤其是在诗词创作上,张伯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曾概括总结自己的诗词创作心得,张伯驹说:写词不过是心灵之所托,随其自然,有感而发,与天地为友,以风月为家。

张伯驹文思敏捷,典章制度烂熟于心,不论出游还是茶余饭后,诗词佳作往往是脱口而出。他的诗词题材广泛,无论交友唱酬、感怀人生、忧国忧民,还是春花秋月,都能用诗词表达出来,而且妙趣天成,情深意笃。

张伯驹9岁开始写诗,一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躺在病床上,还给远在台湾的好友、著名画家张大千写诗、填词各一首,他在诗中写道:别后瞬经四十年,沧波急注换桑田。画图常看江山好,风物空过岁月圆。一病翻知思往事,余情未可了前缘。还期早息阋墙梦,莫负人生大自然。

张伯驹诗词创作时间延续70余年不间断,一生写诗填词数千首,数量之多之大,均属罕见。他著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等词集。张伯驹除了诗词创作之外,还精于诗词理论,早年就写成了两万多字的《丛碧词话》,还编著了《清词选》等著作,这些书直到今天还依然被诗词界看重。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大收藏家张伯驹 毕生精品捐故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