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收藏家张伯驹 毕生精品捐故宫

2017年07月03日 16:27 | 来源:法制晚报
分享到: 

在当时,这句话的分量对一个京剧演员来说是非常残酷的。因为在民国期间,梨园行有“北平享名,上海挣钱”的说法。就是说,一个京剧演员必须在北京唱出名堂,然后再到十里洋行的大上海去挣钱。而当时呢,上海滩的戏园子可以说全部在杜月笙的掌管之下。所以这句话的分量就不言而喻了。余叔岩是怎么回话的呢?他掷地有声地说:宁此生不到上海,也不去杜家演戏。

果然,直到1943年,余叔岩在北京病逝,他也没有再去过上海,京沪两地的戏迷都为余叔岩不畏强权的个性点赞!张伯驹的这场义演史无前例,余叔岩、杨小楼和王凤卿三大员同台演出,在今天可以看做是世界三大男高音同台竞艺的演唱会。当时不仅轰动北京城,而且轰动了全国。演出当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被票友盛赞为“伟大的《空城计》”。

张伯驹喜爱京剧,琴棋书画,骨子里散淡清逸,生活中更是一副名士做派,终日向往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他不赌博、不抽烟、不喝酒、穿着随意,饮食也很随便。他虽然出身官宦,却丝毫不讲派头。

其实,有关张伯驹的人生方向,他的父亲张镇芳早就给他规划了一条从军从政的康庄大道。张伯驹18岁进入军界,在军界和政坛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这使他彻底看清了军阀们的真实面目。少年张伯驹也曾有过上马杀贼、碧血沙场的宏愿,但现实彻底碾碎了他的理想。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下定决心退出军界,远离政坛,彻底投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正是张伯驹在30岁上的这次华丽转身,使中国文化史和书画收藏史上又增添了一个光辉夺目的名字。


他的捐赠占据了故宫书画收藏的半壁江山

清朝末年,由于内忧外患,清宫内府收藏的大批的国宝级书画开始流散到社会上,甚至流落到海外。张伯驹是一个拥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人,他以文化传承为己任,面对着国宝流失,他不惜花费重金,甚至变卖家产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民族文化遗产。正是他的义举,使许多国之重器得以保存,这也使张伯驹一跃成为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

在张伯驹开始书画收藏之初,就写下了收藏的座右铭,也可以看做他给自己立下的誓言,他是怎么写的呢?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张伯驹《丛碧书画录》

张伯驹坚守自己的誓言,新中国成立后将所有的收藏陆续捐献给了国家,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张伯驹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从品质上说是故宫书画收藏中的上上品,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捐赠占据了故宫书画收藏的半壁江山,这些捐赠至今仍然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对于张伯驹的无私捐献,后人给予了高度评价,都是怎么说的呢?

当代的著名学者、鉴定家、书法巨匠启功这样评价张伯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文博大家史树青更是赞扬张伯驹的无私捐赠行为,称赞他为:民族英雄。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高度评价张伯驹先生,说他捐献的文物:已成为国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中华民族所共享。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山景行,千秋永志。——郑欣淼《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大收藏家张伯驹 毕生精品捐故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