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珍珠粒粒千古情

2017年07月13日 13:41 | 作者:安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珍珠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高贵、神圣、美丽的象征,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

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大量传世珍珠精品和关于珍珠的传奇,许多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与珍珠有密切的联系。本期特此刊文讲述珍珠传承千古的故事。


没水采珠图

没水采珠图


《庄子》里说,黄帝在游赤水、登昆仑时遗失了“玄珠”,许多人都未找到,最后却被象罔找到了。《穆天子传》中说,周穆王北征,曾在“珠泽”边留宿。在记述晏婴故事的一部书《晏子春秋》里,记载晏子劝齐景公不要奢侈靡费,穿装饰着黄金、珍珠和美玉的鞋子。史书记载,卫灵王曾坐在“重华台”上穷奢极欲,侍女有数百人,她们身上佩带的珠玉与太阳争辉,行动起来罗衣生风。

得到珍珠固然是福,但也有因得到珍珠而获罪的。《吕氏春秋》中记载,宋恒司马有宝珠,为此而获罪,就逃跑了。王使人问宝珠藏在什么地方,有人告发说藏在池中。结果,王让人淘干池水找宝珠。为了宝珠不仅殃及人,而且殃及池鱼。

《战国策》里有个故事,说张丑在燕国作人质,燕王要杀他,张丑赶紧向境外逃跑,却被守边官吏抓住了。张丑对守边官吏说,燕王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宝珠。你要抓捕我,我就说宝珠被你吞到肚子里了,那么燕王肯定要杀你。吓得守边官吏赶紧让张丑走了。《汉书》里说,汉武帝曾派人出海购买“明月大珠”,买来的珍珠直径有两寸。《列仙传》中说,有个叫朱仲的卖珠人,曾得到1枚直径3寸的珍珠,便献给了皇帝,皇帝赏了他五百金。而鲁元公主为了得到这个稀世珍宝,竟开价七百金。朱仲给了她1枚直径4寸的珍珠后就不见了。


海珠故事

古时珠宝,大概由4种质料制成:一种是用玉、石琢磨而成的圆形饰物,一种是熔炼煅烧制成的琉璃球、玻璃球,一种是产于河川蚌中的珍珠,一种为海中贝类中生成的珍珠。珍珠概指河、海贝类中生成的珠子。

《尚书·禹贡篇》中提到淮夷贡奉“珠”。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认为,“蟑

”就是“蚌”,“珠”就是“蚌珠”,即蚌中生成的珍珠。西汉戴德编纂的《大戴礼记》中提到的“川生珠”,指的也是河珠。《古今注》中说: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明珠出馆陶,大如李,有光耀。三年(86年),明珠出豫章海底,大如鸡子,围4寸8分。和帝永元五年(93年),郁林人得大珠5寸。这些珍珠多指海珠。

汉代,获得名贵珍珠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陆路、海路向西方国家购买,另一条便是在中国近海采捞。《广志》记载:“‘莫难’珠,其色黄,生东夷。有明珠,称夜光,有大珠径寸,或围二寸已上,出黄支。有至圆珠,置之平地,终日不停。”《魏略》记载:大秦国出明珠、夜光珠、真白珠。夫余出珠,大如酸枣。《南越志》中说,海中有大珠、明月珠、水精珠。《林邑记》记载,黄支州户口殷实,多明珠杂宝。文中提到的大秦国即罗马帝国;黄支一说在印度次大陆西南,一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夫余、东夷大约在辽东、朝鲜半岛一带,南越、林邑均临近南中国海。

古代的夷人、越人在近海采珠的历史悠久,但见之文献、叙之较详则在汉代。汉的疆域已抵达南海,合浦是当时采集珍珠最为重要的场所。《汉书·孟尝传》中记载,合浦沿岸地区土地贫瘠,百姓以采珠为生。《晋书·陶璜传》也有类似记载。当时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官吏们贪赃枉法,驱使渔民冒死采珠,采来的珍珠却被中饱私囊。结果,珍珠全部“徙走”,合浦地方竟无珠可采,不少采珠人因断了生计而饿死在路边。后来孟尝为合浦太守,实行了一些德政。过了1年时间,“徙走”的珍珠又回来了。这则故事包含了人们对赃官的憎恶和对开明政治的向往。珍珠迁走的事是不会发生的,可能是因为潮汐、水温或其他原因导致珍珠产量一度大幅度减少。

《搜神记》中记载了另一个故事,说在南海之外有鲛人,像鱼一样居住在水中,他们哭泣时流出的眼泪能化作珍珠。《广州记》中则说月明珠是海中鲸鲩的眼睛。

我国海水珍珠采捞的地点集中在合浦。合浦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濒临大海。古代人认为,珍珠是从“珠母池”中生长出来的。汉代人记述,珠母池在合浦东南80里的大海中。唐代人也记述,合浦县有珠母池,是郡人采珠的场所。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合浦产珠的地方叫“望断池”,在海中孤岛之下,去海岸有数十里,池的深度有十余丈。清代李调元在《粤东笔记》中记载,合浦海中有7个珠池,大池的名字是平江、杨梅、青婴,小池名叫乌泥、白沙、断望、海猪沙。珠池的底部与海相通,海水咸,但珠池中的水却是淡的。正因为其中的水是淡的,才能生出珍珠来。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珍珠粒粒千古情 珍珠粒粒 千古情 珍珠收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