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熊丙奇:遏制“挖人大战”当改评价机制

2017年07月14日 10:55 | 作者:熊丙奇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避免西部高校人才外流,必须有实际行动。要通过改革评价方式及拨款方式,防止高校出现“头衔”争夺战和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

多年来,一些中西部和东北高校的人才,由于待遇、科研经费、环境等因素,流向东南部沿海高校,这一趋势被人形象地称为“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早在2013年就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强调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反对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抢挖人才。这是教育部再一次表态要规范高校的“挖人大战”。

很显然,国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所在。可是,东南沿海的高校会主动“高抬贵手”吗?也有舆论指出,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有学校自身不重视人才的问题,呼吁中西部高校要重视人才,给人才发展事业的空间。可是,面对东部高校以区位优势、更好待遇、更大事业发展空间来强势挖人才,中西部高校能靠自身努力留住人才吗?

因此,必须有实际行动来遏制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以及拨款方式,防止高校出现“头衔”争夺战和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以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高校重视人才培养,而不是乐于“割韭菜”式地引进人才,制造学科建设政绩。

首当其冲的是,改变对高校、学科的评价方式,不能再用一所学校、一个学科有多少有显赫学术头衔的学者来评价学科实力,而要对学科进行综合、动态、持续的评价,关注学科对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的培养,以及实际的教育贡献和学术贡献。近年来,我国在评价一所学校和学科的实力时,特别重视一些显性指标,往往采取数量评价方式。具体到师资评价上,常常用某一学科有多少院士、千人学者、长江学者等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不仅引导高校教师追名逐利,争相获得某一学术头衔,而且激发高校间展开头衔争夺战。

这样的人才评价偏离了教育和学术的行政性功利评价。我国设立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资助优秀学术人才,安心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可是,在一些地方,不论是学者所在的机构,还是学者本人,现在都把入选计划作为重要的学术荣誉。在入选计划获得资助但还没开展相应研究时,入选者就已“功成名就”。在一些中西部高校,某位青年学者一旦成为长江学者,马上就有东部高校来挖。表面上是高校重视人才,实质是看重头衔。而看重头衔的背后,是学术评价的头衔化。

只有淡化头衔,回归到关注学术本身,强调学者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才能引导所有学者安心做学术,同时让高校有正确的人才观——目前一些高校在建设教师队伍时,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的倾向,而引进时也重头衔轻实际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甚至有高校高薪聘请早已过了学术黄金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国外和青年学者平等竞争时已经很难拿到课题经费。

笔者建议,从国家层面,还要更大程度保障所有公办学校的基本办学、科研经费投入,即经常性拨款,减少通过项目申请方式的拨款。增加经常性拨款,即生均经费,减少但保留项目拨款,审批项目由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这是促进公平竞争的必然选择。增加经常性拨款之后,中西部高校将获得更多保障性经费,用于教育和科研,留住并培养优秀人才。而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从政府那里获得的经费减少后,则可以拓宽社会捐赠,而不像现在这样绝大部分办学经费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对建设一流大学来说,这样的办学资金构成也是有待改进的。

进行以上两方面改革,不仅是治理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更是建立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和高等教育拨款体系的重大改革。此种改革思路的核心是减少人才评价和教育拨款中的行政审批、行政评价,实行对人才的专业同行评价和对高校拨款的优化。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高校 人才 西部 评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