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聪明人”的“笨功夫”

2017年07月17日 14:32 | 作者:周舒艺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又是一度高校毕业季,手机再次被各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刷屏”。其中,有几篇演讲让我印象深刻。比如,知名作家、北大校友刘震云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里,便说到了“要做笨人”,并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关于他的外祖母。外祖母割麦子割得非常快,是因为“只要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想直一次腰的时候你就会想直第十次,第二百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时候割得比别人更快一点。”另一个故事关于他的舅舅。舅舅的木匠活特别好,原因就在于他舍得花时间去打磨一件东西,而舅舅在选择原料的时候,也更喜欢那些长得虽慢,但品质更好的树种。

这是两个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故事。我从中读到的启示是,不论是做事还是成长,不偷懒,不投机,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结果自然会又快又好。这也许正是刘震云先生所说的“要做笨人”的题中之义吧。可见,“笨人”其实是“明白人”,并不是真正的笨,只是去除急功近利,丢掉投机取巧,换句话说,是肯下笨功夫。外祖母割麦子为何比别人快,舅舅的木匠活为何做得好,说到底,并没有什么先天的禀赋或者特别的秘诀,而只是因为他们愿意比别人多下一些笨功夫。

与割麦子、木匠活一样,文学写作其实也是一种劳动,一项手艺活,同样需要下一些笨功夫。曾经看到过一篇对一位知名作家的采访文章,谈到写作,他说,一直以来,他的观点就是,明白人要下笨功夫。他自己便是这样做的,为了一部不到十万字的作品,他花费了两年时间,行走了上万公里。也曾认识另一位知名作家,对她的那本使其声名远扬的作品,佩服不已,心里寻思,她的笔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故事?后来才知道,为了写作这部作品,她实地采访达一年之久,光是搜集的资料就装了十几箱,采访笔记就做了几十万字。

然而有些时候,人们也许只看到了表面。比如,将一部作品的成功仅仅归结于抓住了一个好题材,或者是复杂高超的写作技巧的运用,可是却忽视了作者在文本背后所下的那些笨功夫——也许是在写作之前,对于这一题材长期的大量的深入挖掘积累;也许是在写作之中,对作品结构、语言反复地构思及推敲;也许是在写作之后,对初稿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润色。诚然,一个好的题材或者高超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依靠题材,加点想象力,用点技巧,而没有下一些笨功夫的话,这样的作品是达不到厚重的分量的。

文学写作要下笨功夫。事实上,不少知名作家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们也在以自己的写作践行着。这当中,不乏明白人、聪明人、有着先天写作才华的人。何况众多文学青年呢?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写作 功夫 聪明人 作品 笨功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