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青年”是如何被发现的:找到青年的历史维度

2017年07月18日 11:26 | 作者:曾于里 | 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年轻人在“喊老”。与年轻人年龄相关的话题总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无论是赵雷称自己母亲“34岁老来得子”,还是最近的关于90后离婚群体的报道“80后还单身,90后却开始离婚了”,年轻人总能敏锐地从毫不相关的新闻中捕捉到与年龄有关的信息,并借助这些新闻感慨“自己老了”。

这其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亚文化现象:年轻人为何一时间都感慨“自己老了”?青年难道仅仅只是一个年龄概念吗?如果不是的话,它的涵义为何发生这样的演变?演变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历史动因?

何为青年,青年何为

首先,何为青年?

各种词典里都将青年定义为一个年龄概念,所不同的只是年龄的范畴。公众对于青年这个词过于熟悉了,以至于很少想到青年这一概念是如何诞生的。

事实上,根据美国学者约翰·吉利斯(John R.Gillis)等人的研究表明,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的现代“青年”概念,大约是在18世纪7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并没有“青年期”的观念,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中间状态完全不被承认。尼尔·波兹曼指出,

“在希腊文中,‘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词至少可以说是含混不清的,几乎能包括从婴儿期到老年的任何人。”

工业革命才真正催生了“青年”阶层。工业化、现代化所推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生产模式,使得出身于不同阶层的青年人群产生了明显的流动性分化:大批出身于下层社会的青年摆脱了工作、邻里和家庭的传统结构,纷纷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流浪者或犯罪者;出身中上阶层的青年人则开始接受学制更长、系统化更强的学校教育,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相对集中的青少年生活阶段和生活圈子。换句话说,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概念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

青年在中国兴起就更晚了。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时常出现“青年”“少年”,但指的不是特定年龄层的人群,也没有其他寓意。学者陈映芳总结说,“在清末中国社会中,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作为独立的年龄群体的青年阶层。”直到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的到来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不过,在“五四运动”之前,青年就已经被发现了。随着科举制的废弃、近代教育系统的确立,“青年学生”这一群体逐渐形成;而在当时国破家亡,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在线性时间观的影响下,开始发现青年,他们不断在舆论中对青年进行鼓与呼。

编辑:梁霄

关键词:青年 历史 维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