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发展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群众

2017年07月21日 11:01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70721001-zx7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碧绿的小山岗缓缓蜿蜒而去。这幅好似电脑经典屏幕保护画面似的景色,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某个区域的6月风景。

和政县风景虽好,但经济发展状况差。来自和政县政府方面的数据,和政县是甘肃省58个重点贫困县之一,2016年,全县的生产总值16.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0元。2014年至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由23.78%下降为14.79%。

这几年,聚焦旅游经济与农业,和政县的青山绿水产出了不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里面有“上山下乡”的和政县民企的功劳。

自2015年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和政县启动的是“百企帮百村”,截至目前,全县有34家企业结对帮扶35个贫困村、612户3080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92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28个,直接捐款捐物290.97万元。

6月29日,趁着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片区座谈会召开,我们去参观了甘肃云发集团。

和政县是甘肃的民歌“花儿”的发源地,那里的“松鸣岩花儿会”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肃云发集团构建的一条产业链,就在松鸣岩。除了“松鸣岩花儿会”有名,现在那里出名的还有甘肃松鸣岩户外健身训练基地(松鸣岩国际滑雪场)。这个滑雪场由甘肃云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开发,2015年建成运营,总投资7.3亿元,去年接待了游客30万人次。

项目的商业前景很好,更好的是,公司在商业开发中注入了扶贫机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具体的做法是,企业联系帮扶项目所在地的吊滩村、狼土泉村,这两个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企业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模式,鼓励吊滩村58户、狼土泉村17户群众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71万元入股松鸣岩国际滑雪场,每万元资金年分红800元,入股群众户均收益达2400-4000元。两村流转集体荒山1000亩,可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4万元。去年,吊滩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云发公司还有个甘肃云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以“种植—养殖—沼气—发电—沼肥—种植”为循环,从事玉米种植、肉牛育肥、沼气发电等。这个农业项目里也有开发式扶贫的内容。

项目联系帮扶两个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11户54人。为了帮助建档立卡户,公司收购他们的饲草玉米的价格要高于市场价格的15%,使贫困户的亩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现在帮扶的贫困户已经脱贫4户,今年预计脱贫7户。

精准带动了贫困户搞生产,是云发公司的扶贫特点。但在记者看来,脱贫是小目标,在更大的范围内带动相关群众奔上小康,才是这个公司最大的成就。

例如,安置就业,依托项目创造出来的就业岗位可以带来可观的群众收入。松鸣岩国际滑雪场带动的是旅游产业链条,这个体育娱乐休闲项目开展了冰雪旅游节、冰雪电子音乐节、大众滑雪技术大奖赛等等,拉动起了农家乐、乡村旅游、冰雪文化消费等等。据介绍,2014年,和政县冬季旅游不足万人,2016年,因为有了滑雪场,冬季旅游人数飙升至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左右。云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安置了附近群众120多人就业,公司还为家境不好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季节性用工的岗位。

再如,增加群众的收入。云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带动周边1000多户群众发展肉牛养殖,公司常年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防疫技术、饲料配方、销售渠道等,近年累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群众3000多人。现在,年出栏肉牛3000多头,直接为群众增收600多万元。示范园对玉米秸秆进行饲料化加工并沼气发电,沼气发电项目目前已经并网发电,年产沼气73万立方米,年发电78万千瓦。发电项目带动群众利用清洁能源,有效降低了群众自行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节省了群众购买燃料的费用,也就间接增加收入。

和政县的脱贫思路中有一条,“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云发公司正是如此。据了解,和政县的34家“百企帮百村”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民企。能带富一方群众,这是奔小康路的节奏,也是产业扶贫的终极目标,期待和政县的产业扶贫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幸福。

(文/图吴志红)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群众 产业 项目 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