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段治文: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中国梦

2017年08月01日 17:10 | 作者:段治文 |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新时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逻辑线索深刻地蕴涵在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支柱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充分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一、 新时期最伟大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期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和使命。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此,中国梦成为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核心内涵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重托,也是新时期最伟大的使命;是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伟大号召;是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最能赢得人心的重要思想;也成为新时期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内在统一起来的纽带和主线。

二、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大大提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要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富裕安康的生活。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伟大精神作为支撑。而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推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总是与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成为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国人民正是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不断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更是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正如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本质特征的精辟概括。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中国人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国梦的实现,在这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更需要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提升到崭新高度。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以此增强全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共识;提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意志。爱国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三、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就面临着两个时代课题,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当家作主。为此,无数仁人志士在探索、在尝试,但都没有能够找到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回答这两个时代课题、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最终在这两个时代课题面前交出了合格答卷。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当家作主。在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解决了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爱国运动中一直无法解决的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以往革命力量无法比拟的胜利,也把爱国主义推向了崭新阶段。在这场爱国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不屈奋斗、不怕牺牲、不断奉献,更使中国共产党成为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了起来,把爱国主义同时代先进性紧密结合了起来,把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爱国主义实践最坚定的领导者、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因此,必须走中华民族自己的道路,绝不能照搬别国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结论。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它凝结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引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广阔道路。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也正因此,党的十八大强调:“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五、 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期最伟大的使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带领全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了28年时间,结束了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用了29年时间,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又用了30多年时间,开辟了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之后,已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了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又担负起了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历史重任,这三大历史重任实际上就是以此前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绘制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无论是28年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还是29年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抑或是30多年开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有未来三大使命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都是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六、 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弘扬爱党爱社会主义为重点的爱国主义

正因为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共产党正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也正因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因此,今天不仅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而且爱党、爱社会主义成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最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新时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统一的内在逻辑。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弘扬爱党、爱社会主义为重点的爱国主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他还强调,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才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生动的体现;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是爱国主义在当代最伟大的实践;深刻认识祖国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同社会主义的命运不可分割,培养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感情,把它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基地首席专家段治文)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中国 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