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新时期军事美术题材创作:纪念性、史诗性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第十三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观察

2017年08月02日 13:56 | 作者:陈思静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一层层的金属铝片被小段的铜柱和螺丝错落有致地衔接在一起,远看就像一座现代化的军事堡垒,随着事先设定的程序,在木桩底座上有节奏地转动,以代表人们不断寻找自己方向的《迷城》 ;利用纸张之间粘合的蜂窝层,创建一个可以拉伸、扭曲和缩回的延展性结构,做成木桩样式的装置作品《训练场》 ……不用怀疑,这正是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

突破第一岛链油画周末

“参展人员众多、作品质量较高、体裁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中国美协副主席、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美术系主任李翔点评此次展览。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军内外广大美术工作者踊跃参加,共报送7000多件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会共评出入展作品531件,加之特邀展出部分经典作品和评委作品,共计60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水彩画、宣传画和连环画等。

>>新语言、新材料彰显主题与语言探索

在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看来:“雕塑和装置是这次展览的新亮点,虽然数量不多,也还是具有各自的艺术特色,体现了艺术家的创意和时代感。 ”

装置作品《迷城》将中国传统的罗盘与城市进行结合,作者郑晓雄认为:“罗盘是勘测人、物、事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工具,‘迷城’代表了人在城市里不断寻找自己,一方面在定位自己的方向,就好像古人拿罗盘问卦,预测凶吉;另一方面金属的结构和木头进行对比,也是表达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之间的思考。 ”装置作品《门神》采用中式插屏的外框结构,插屏的内容却是一扇对开的木门,古铜色的环形把手、圆形铜针无不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上贴着的不是传统的门神年画,而是两个手持步枪的特种兵战士,“门神”的含义不言而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不管用何种形式,军展都是一种主题性创作。在美术创作中把语言的探索上升为一种文化的表述,它不仅仅是为了和其他形式来角力,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体现中国独有的美术精神,在军事这个主题上完成一种全新创造。比如传统形式的水墨、油画如何解决新的视觉认知、新的图像方式以及新的语言和材料的开拓。这不仅是开展一种材料的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语言方式的探索,能使主题得到更好的表述。

>>小米加步枪式的创作思路已落后

走过战火硝烟,走过峥嵘岁月,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的视角从战场走向了和平的军营,此次展览题材既有反映建军历史、浴血奋战、艰苦岁月的作品,也有和平时期军队训练、抗震救灾、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作品,这些题材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军队90年来艰苦卓绝的道路。其中一批关注军队现实生活的小题材作品处理精到、富有新意,得到专家肯定的同时却也遭到作品同质化、琐屑化、世俗化的质疑。

“钢健的笔调和手法、雄健的艺术语言形式、纪念碑式的宏大主题造型样式,这是历届全军美展所体现的,也是我们今天要传承的东西。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认为,军事美术题材创作要突显特定的生活语境下独特的东西,不应和一般美术创作相等同,要有自己的精神价值,纪念性、史诗性是它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身处数字信息化时代,在一种开放的文化语境下,军事题材美术创作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审美演进,进一步强化主旋律绘画的表现深度和力度,突出军事文化的特征和魅力,实现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形式语言的拓展,使人们对主题性绘画及军事题材美术创作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李翔认为这是艺术家必须关注和面对的问题。

“与西方现代性之路不同,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是以重大题材的创作为开端的,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军事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总结它的基本特质,并实现其现代性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说。

“虽然军事美术基本上还是按照主流的艺术形式在延续,但在整体文化进程中,军事美术的现代性转型是必须的,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邢俊勤认为,当前,中国军队的装备、战争形态、作战思路以及信息化战争的态势已经非常先进,小米加步枪的创作思路显得有些落后,文化应该是引领的,而不是跟风去表现。

特训(之一)国画袁文魁

>>从微叙事中重构宏大叙事

作品《大比武》从警犬的视角切入,描绘了领奖台上戴着红花的“无名英雄”警犬;作品《强军战歌》讲述了战士们闲暇时,趴在地上吹球比赛的场景……从低视角进入,以小见大,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郑工认为,这种从微叙事中重构宏大叙事的方式,形式看起来平庸但是主题不平庸,值得我们借鉴。

“从这一届的展览,看到了一批新人的成长,看到了强军之路上部队的生活细节和现代军人的状态,生活气息是有的,但是能不能成为永恒的史诗,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个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淘洗。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军事题材创作无疑是往精、深、细和经典的方向走了,但如何继续坚持现实主义文脉并升华它的艺术格调,这一点无疑是军事题材创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创作原则,特别是如何把握军事题材创作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怎样用写实语言把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等还需要艺术家进一步研究。

“军事美术展览的核心是要呈现出一种沉甸甸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是要表现艰苦环境下的人性。 ”原总装备部美术创作员骆根兴强调:“这种人性的表现其实是有非常成功的经验的,像詹建俊先生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都在人性挖掘上做出了非常成功的探索。我们现在的艺术家对于精神性领域的探讨还有很大空间。 ”


编辑:杨岚

关键词:军事美术题材 军事美术题材创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