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内蒙古少数民族女干部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7年08月07日 15:02 | 作者:李仁虎 张丽娜 王靖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55岁的乌兰是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是国际上最大的蒙医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院长,推动传统蒙医药走向国际化是她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从一名蒙医五疗专业的医生成长为一名副厅级干部,乌兰多年来一直为蒙医药发展鼓与呼。她一手抓蒙药厂和蒙药制剂室发展,推动蒙药新药研发和蒙药标准化建设,一手抓蒙医诊疗发展,使蒙医疗术在更多疑难杂症中发挥作用。有一次,联合国专家在考察内蒙古的几所蒙医院时,她用一根银针将美国需要花费万元以上的一名患者的肩周炎治好了,看得人目瞪口呆。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少数民族女干部的数量从最初的个位数发展到现在的25152人,占干部总数的12.2%。像乌兰一样的众多少数民族女干部,凭借各自的特长与优势,走上内蒙古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等领导岗位,成为干部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传统上,蒙古族女性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广泛参政议政却是新中国给她们带来的变化。今天,从嘎查村支部书记到旗县区主要领导,从机关部门骨干到地区党政一把手,从广袤草原到国家部委,已有一大批优秀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女干部在重要领导岗位上当主官挑大梁,在基层工作一线当先锋成为主心骨,在各行各业中显身手展宏图。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的嘎查长额尔登格日勒头扎马尾辫、身着蒙古袍,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向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增加蒙语授课农牧民子女就业岗位的建议。“没想到回来不久,盟里就积极为广大农牧区大学生提供了众多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不少牧区青年的就业问题。我的建议得到了落实,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她满意地说。在内蒙古自治区,每个旗县嘎查都配备了少数民族女干部,尽管基层条件艰苦,她们却积极履职尽责。

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女干部发挥自身语言、性格等优势,在文化、宣传、教育、卫生、人事等方面展示才干。蒙古族女干部牧兰曾任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带领演员们研究和探索长调、短调等唱法,不仅带着文化下乡,满足偏远农牧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还学习外语,把蒙古族歌曲带到亚非欧美国家。

据统计,在内蒙古,平均每8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多民族混合家庭。内蒙古党校民族理论教研部教授达日夫说,在多民族混合家庭中,女干部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成为一个大家庭中凝聚各方文化和习俗的粘合剂,进而带来了民族团结。

“最初与汉族丈夫建立家庭时,双方父母考虑到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的差异极力反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队长、蒙古族苏亚拉回忆说,但如今看到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地生活,双方老人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十分满意。在苏亚拉的影响下,兄弟姐妹4人中有3人也与汉族通婚。

少数民族女干部受教育水平较高,在家庭中发挥着相夫教子的作用,在工作中注重示范带动,有利地促进了本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蒙古族群众每万人中仅有350人上过小学,7人上过中学,文盲比比皆是。特别是蒙古族女性,大多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现今,蒙古族群众中每1万人至少有134人上大学,大批的蒙古族女硕士、女博士也脱颖而出。

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女干部不断地吸收新事物、新思想,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自强不息,开放而包容,这些进步观念和思想,对改变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中的落后观念和习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蒙古语里,“胡达古拉”有着“盼弟”“求弟”的意思。内蒙古妇联主席胡达古拉出生在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并且很小时父母双亡、生活困苦,通过刻苦学习一步步成长为女干部。“有知识、有想法、独立自强的女性最有魅力。”她在许多场合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少数民族女学生听,鼓励她们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并调动社会力量、组织妇联对贫寒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进行帮助,保障少数民族女学生公平地接受教育。

2013年,身着蓝色传统蒙古族服装的乌兰,登上联合国总部世界卫生组织的论坛,自信地向各国代表娓娓道来中国蒙医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乌兰的竭力推动下,蒙医药广受信赖,每年来内蒙古进行蒙医药治疗的外国患者超3万人。内蒙古蒙医药机构与美、日、韩、蒙古等国展开学术合作,并在蒙古国建设蒙医传统疗术中心,蒙医药成为内蒙古对外交往和国际交流的桥梁纽带。(李仁虎 张丽娜 王靖)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内蒙古 少数民族 女干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