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沉重的记忆!“慰安妇”受害者现状如何

2017年08月14日 15:40 |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明天,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72周年的日子。每年快到这个日子,总有一些沉重的回忆缠绕着我们,包括遭受侵略的历史、抗战的艰难、南京大屠杀等等。不过,今年与往年又有些许不同。

今天,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首部获得广电总局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将在全国公映。

△纪录片《二十二》宣传片段

▌深情凝视纪录片《二十二》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约有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时间抚平伤口,在日本投降70多年后,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这正是这部耗时3年、走访全国多个省份拍摄的纪录片《二十二》所要面对的。90分钟的影片中,主要展现了二十二位老人的日常生活。

△李爱连老人

在山西太行山区,李爱连老人就是这“22”之一。

她喜欢收留无家可归的小猫,老人每天生活的大事是喂猫,省下自己的口粮也要喂饱它们。老人边撒猫粮边和儿媳妇讨论,“这猫腰粗了,怕是快生了。”她也挨个问摄制组成员都是哪儿的人,还和年轻人讨论衣服的款式。

纪录片《二十二》导演 郭柯

最大的印象还是很平静很普通的老人

跟我们自己隔壁的邻居的老奶奶一样

她们会非常好

每天过着非常平淡的时候生活

每天跟自己的儿子

或者儿媳妇聊聊天

聊聊家常

不像我之前接触到的信息

她们每天活在痛苦中

如果天天活在痛苦中

我想她们这么几十年怎么过来的

△毛银梅老人

在湖北孝感农村,背井离乡的韩国人毛银梅在中国生活了70余年。

当年从慰安所出来,她就不愿意回国,亲人都没了,也不用韩国名字“朴车顺”了。时间似乎稀释了一切。年过九旬的老人,只依稀记得几句韩语;她的日常是搬着小板凳,靠着墙壁,静静地发呆。一旁,重孙们正玩着电子游戏。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触目惊心的画面,影片选择了更为温和的方式去叙述故事。

纪录片《二十二》导演 郭柯

为什么拍

我要把什么样的老人的状况告诉大家呢

我如果再去把他们的内心的痛苦翻出来

去传播开 再告诉我们的下一代

那我们下一代接收到的是什么

痛苦 仇恨

何必呢 我们没有去扭曲事实

大家去看了这些老人 她就是平静的

把平静传递出来

她一定有她的力量

2012年,郭柯开始接触慰安妇题材以来的一个心愿。这一年,他拍摄了广西“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老人的生活,当时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还剩32位,《三十二》就成为纪录短片的片名。

2014年,当郭柯开始筹备新的纪录片时,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二十二》。如今《二十二》公映在即,这个数字却已经减至“9”。显然,数字最终会成为0,而《二十二》也许会将成为记录中国慰安妇的绝唱。

纪录片《二十二》导演 郭柯

希望有一天 大家通过这个了解她们

让大家去知道

除了她们是曾经的受害者

然后她们在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她们是有什么样的心态

她们叫什么名字

她们住在哪

她们跟什么人生活在一起

面对伤痛,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平静也是对这段沉重而伤痛历史的有力回应!

▌韩日电影共同揭露“慰安妇”历史

1996年和1998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先后发布报告指出,“慰安妇”,是战时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强加在亚太许多国家女性身上的“性奴隶制度”。

时间流逝,记忆犹存。而电影,则成为不同国家揭露这段历史不约而同使用的方式。

2016年2月,韩国一部以“慰安妇”经历为主题的电影“鬼乡”在首映后大热。到4月12日,共有358万多人观看影片,创下了多项票房记录。

纪录片《二十二》导演 郭柯

《鬼乡》这个片子是我

在2016年的4月份看到的这部片子

我对他的片尾字幕

我真的是被感动到了

七万五千人

民众的众筹完成了这部片子

我觉得它跟《二十二》有个共同的地方

让观众看到这部片子以后 能对曾经的这一段记忆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据统计,二战时朝鲜半岛有20万女性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而其中仅有2万人得以幸存。

88岁的李容洙老人就是其中之一,1998年她在韩国政府登记为二战日军受害者。

韩国“慰安妇”幸存者 李容洙

我不是“慰安妇”

是日军将我强行带走

把我变成“慰安妇”

日本必须为我的遭遇负责

必须承认他们犯下的罪行

承担法律责任

作出赔偿

沉重的记忆同样存在于日本有良知的人的心里。

2015年6月,日本记者土井敏邦导演的讲述韩国“慰安妇”生活的纪录片《与记忆共生》在东京首映。 事实上,从1994年开始拍摄到首映,整整过去了20多年,是什么原因让他决定在20年后公映这部纪录片呢?

纪录片《与记忆共生》导演 土井敏邦

最近几年在日本国内

关于“慰安妇”问题出现了很多否认历史的声音

但是我这里有证言

随着当年我拍摄的“慰安妇”老人们相继去世

我意识到她们的这些证言

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

记录真实的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避免让它被歪曲。

“历史悲剧有它们自己的视觉标签——暴力镜头和受害者照片;

它们被凝视,被忘记,然后被再次发现!”

——美国《新闻周刊》

1996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率先提出报告,认定“慰安妇”问题是日本犯下的战争罪行。

2014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表《日本人权审查结论》,谴责其二战期间的“慰安妇”制度,敦促其谢罪道歉。

但迄今为止,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仍然想方设法进行回避。而这,也构成了近20多年来另一种“沉重的记忆”!

▌回避,否认…… “慰安妇”问题陷入僵局?

8月6日早上7点,广岛原子弹爆炸72周年纪念仪式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除了当年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也出席了仪式。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安倍,有上百民众在公园附近举行抗议游行。对于广岛核爆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责任,安倍在当天讲话中只字未提,这引发了现场民众质疑。

抗议民众

安倍滚回去,安倍快离开广岛!

安倍的讲话太含混了,作为日本首相,安倍应该承认日本的战争责任。

我妈妈是核爆受害者,我是核爆二代,安倍没有资格踏入广岛的和平纪念公园,在这里地下长眠着核爆受害者,安倍跑来这里说什么“请安息”等祭奠的话,都是骗人的,不想听他说这些。

2016年2月16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当天对日本进行的定期审议会上,日本政府代表团宣称:“慰安妇”问题是“虚构”的。

日本代表团团长 杉山晋辅

日本政府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

但是在调查中没有任何文件

可以证实日本政府或军方

对慰安妇进行了所谓的“强征”

事实上,早在1993年,日本在政府在“河野谈话”中已经明确承认:慰安所是日本军事当局建立的,日军参与了慰安所的设置、管理以及慰安妇的运送。

而安倍政权2012年底上台后,一直想修改河野谈话来否认慰安妇问题。

京都大学教授 永井和

安倍首相本人其实并不认同河野谈话

他的想法就是认为

在慰安妇问题上日本政府没有责任

纪录片《与记忆共生》导演 土井敏邦

日本政府一直在删除教科书里

像南京大屠杀 还有慰安妇

这些关于日本对邻国加害历史的内容

老说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悲剧

而谈到过去 比如在二战中

日本对中国做了什么呢

这时候却没人说话了

这就是在通过强调自己的受害历史

来掩盖日本对邻国的加害历史

这种做法,就连许多日本人也无法认同。

2017年7月15日,广岛。

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80周年到来之际,一场南京大屠杀史料展在广岛展出,以真实史料,向日本民众讲述了那段历史。广岛曾遭受原子弹轰炸,但这不能掩盖日本侵略者和包括“慰安妇”在内战争加害者的身份。而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点,离不开受害者的宣传与抗争。

2017年8月14日,“慰安妇”纪念日来临之际,“少女像公交车”将在首尔市内首次运行;在经过临近日本大使馆的曹溪寺时,车内还将播放与“慰安妇”少女像有关的柔和音乐。

△少女像

公交车上象征“慰安妇”的少女像,与日本驻韩使馆前的和平少女铜像在大小和外观上一致。2011年12月14日,这座“慰安妇”少女像的安放,是韩国“慰安妇”抗争的高潮。而铜像的原型,就是年轻时的金福童老人。

韩国幸存“慰安妇”受害者 金福童

(1992年)我们站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

没想到花了这么长时间

我们最初以为站出来之后

问题立刻就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时间又过去了20多年

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1992年1月8日,星期三,金福童等一群年迈“慰安妇”和支持者来到日本使馆前抗议。此后,她们约定每一个星期三都要来示威。

星期三集会就这么诞生了,20多年来,1000多个星期三,无论风霜雨雪,从未缺席。

纪录片《二十二》导演 郭柯

去年去韩国参加电影节的时候

我去了参加了一个叫周三集会的活动

有社会人士 有更多的是小朋友 初中生

给这个受害老人 去表演节目

表演完了 每个小朋友跟老人去拥抱

去合影 你觉得这个行为是什么呢

虽然他一脸懵相 他不知道在干嘛

但我相信这些小朋友成年以后

他心底的这颗种子会慢慢的发芽

2011年,在第1000次示威之际,少女像被放在这里,以沉默的凝视,表达最深切的控诉。随后,代表着战时慰安妇受害者的形象的少女像在韩国各地、在美国、日本都纷纷落成。而这,成为安倍政权心头的一根刺。

2015年底,韩国朴槿惠政府与日本签署“慰安妇”协议,日本向支援在世“慰安妇”的韩国财团提供10亿日元,换取“最终且不可逆地解决”问题,包括移除和平少女像。

对此,联合国基于人权公约的禁止酷刑委员会2016年5月指出:该协议“对受害者的补偿、名誉恢复、防止事件再发生的措施不能说已经到位”,建议修改。

同年12月,又一座“慰安妇”雕像出现在日本驻釜山领事馆对面,日本召回大使以抗议。

2017年5月文在寅政府上台后,要求对协议重新进行协商。8月3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表示,不会与韩国进行重新协商。“慰安妇”问题陷入僵局,最终解决途径是什么?

美国亚洲政策专家 明迪·科特勒

对于日本政府 解决这个问题是简单的

在某种程度 以某种方式

保护慰安妇的尊严

现在活在世上的慰安妇已经不多了

赔偿是次要 需要的是被铭记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 永井和

如果说谁应该就慰安妇问题来道歉的话

那么毫无疑问 必须是日本政府

荷兰学者伊恩·布鲁玛在其著作《罪恶的代价——德国与日本的战争记忆》中,从政治、宗教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日本右翼对“罪恶记忆”的逃避。

当然,逃避甚至篡改历史记忆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付出更多代价。就像日本上智大学政治学教授中野晃一指出的:“关于历史记忆的政治活动,是影响当今亚太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战期间,日军强制掳掠朝鲜半岛数百名劳工,前往三菱公司旗下的军舰岛挖煤。夜以继日不停歇的劳作、非人的虐待,让很多被强征的劳工死于非命。最终这些劳工们聚集起来,上演一出抗争与逃亡记……

7月底,电影《军舰岛》的上映,让这段被尘封的历史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极大关注。

△军舰岛

“军舰岛”位于日本长崎,两年前曾作为“明治时期工业革命遗产”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而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日本“完整讲述历史”,日本也作了承诺。然而直到今天,日本在“军舰岛”说明牌上,对强征和虐待劳工的历史只字未提。

电影揭开了日本刻意隐瞒罪恶历史的丑陋面目。《朝日新闻》也承认,韩方预计将在113个国家地区上映的《军舰岛》 “不仅对日韩关系,更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影响”。

历史记忆影响着日本形象,更被安倍政权看作其突破战后体制的障碍。而包括南京大屠杀、奴役劳工、强征“慰安妇”在内的历史污点,今天确实影响着日本影响力发挥。

2017年1月12日,在安倍首相展开对菲律宾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之际,“慰安妇”幸存者举行游行抗议,要求日本政府为二战期间犯下的反人类罪行道歉、赔偿。

这样的抗议,对于日本来说可以说如影随行。

2007年,美国、欧盟、加拿大、荷兰等国议会相继通过决议,谴责“慰安妇”制度。

历史记忆与历史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将直接影响今天日本的外交和国际影响力。这一点,许多日本人都意识到了。

201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在日本,“七七事变”虽然也被认为是全面侵华的开端,但更多地被描述为偶然事件。还有人把1941年开始的太平洋战争当作二战的全部,有意忽略侵华战争。

为了让民众更加全面地认识侵华战争,日本民间团体“村山谈话继承发展会” 举行“全面侵华战争80周年与东京审判”座谈会。

日中协会理事长 白西绅一郎

日本侵略过中国

中国没有侵略过日本

希望日本国民牢记这一点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 山田朗

日本从明治时代以后

开始歧视中国 所以对侵略中国

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在这样一种价值观下进行的战争是非常荒谬残忍的

所以在日本有些人 不愿意提及这段历史

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种种罪行,说是日本近代史上的最大污点,日本右翼总是想洗净这段侵略历史,目的就是要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日本在二战中投降已经72年了,但今天日本政治的走向仍是亚太地区实现和平的关键问题。而从今天的所作所为来看,日本仍然没有反思历史,更不用说就历史问题真诚地道歉了。

从历史问题到外交问题,“历史的记忆”已经成为东亚国家之间一条躲不过的“坎儿”。

在日本国内,有关“日本发动罪恶战争”的认知争议远未结束,根源就在于日本保守势力迄今仍在试图进行所谓“修正历史”,并改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沉重的记忆不容歪曲。借用布鲁玛的话说:今天世界关注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一个国家如何去处理战争的记忆与历史!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慰安妇”受害者 现状如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