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马芙蓉:大医精诚

2017年08月15日 08:56 | 作者:罗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医生疗治的不仅仅是患者身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温暖和慰藉。”

彩C2017-08-15zx801_P_1_521_763_1190_1694

马芙蓉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耳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中耳炎微创手术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会长,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常委。

爱美,白大褂里边的衬衣上总要别上一枚精致的胸针;不怕累,趴在显微镜前做耳科及侧颅底手术最长达15个小时,缝合针线的间距是0.5公分、留线是0.5公分,俨然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传统,至今仍坚守着上世纪80年代北医三院耳鼻喉科开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颞骨解剖学习班;不断创新,正在寻找致聋基因,也正在研究能做耳科手术的机器人。

随和,是一名有眼缘的医生,笑容里有藏不住的爱心、真心和热心;却不是一名听话的患者,3年里做了3次大手术,包括癌症切除手术和开颅手术,出院了也不知道静养。

这就是马芙蓉———有着鹰的眼睛、少女的手、狮子的心和钢铁般的意志。

是谁铸就了这样的一个“铁姑娘”?是她的父亲,一名曾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是她的老师,现在80岁了依然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也是她的患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更是马芙蓉的自我修养,“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会选择当医生。”

医病,更医心

耳朵出现问题会有哪些信号?马芙蓉一一数来: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耳痛、眩晕、面瘫……

在很多人看来,耳科是一个体检里可以放弃的项目。“因为误解,很多患者延误了病情。”恰恰相反,在马芙蓉看来,耳朵“细小深藏”,“是一个不好搞的地方,有时候比脑外科还脑外科。”

“耳朵里有3块听小骨,是身体里最小的骨头。”“耳朵里有管我们面部表情的面神经。”……马芙蓉形容做耳科手术像“绣花”,像在神经上“跳舞”,既要去除病灶,还要保护好那些蜘蛛网般经过耳朵和进出颅底的神经与血管。

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马芙蓉做中耳炎手术经验丰富,遇到过很多高风险疑难病例,“有些中耳炎患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只是耳痛或听力下降。但如果不及时就诊,可能会引起颅内严重并发症,有生命危险。”

小李就是这样一名大学生患者。2016年3月初,他患上中耳炎后,随便用了点“消炎药和滴耳液”,后来病情突然加重,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脑脓肿和脑疝,生命危在旦夕。

马芙蓉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和抢救,为患者做了紧急耳科和脑脓肿引流手术。为这名年轻患者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着想,马芙蓉手术中果断并创新性地采取措施,避免了既往教科书中强调的大面积颅骨骨板切除紧急治疗脑疝的损毁性手术。

还有一名患者,“在长达8年的治疗中,耳后面的疮在当地医院开了50多次刀,耳后的瘢痕像一块石板。”据马芙蓉介绍,“病变不仅累及耳部,还进入耳前的腮腺组织,和面神经粘连在一起,手术稍有不慎患者就会口眼歪斜。”

“一定要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马芙蓉很清楚,她要治病救人,还要“帮助患者去除心病,让患者真正从恐惧绝望中走出来”。

马芙蓉做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大多是“一老一小”。

与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的特殊群体交流十分困难。遇到“一小”,马芙蓉会对患者和家长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对于“失聪”“聋哑”的焦虑;遇到“一老”患者,马芙蓉会趴在他们耳旁大声问诊,或慢慢地进行文字交流,有时一个患者要花去她看好几个普通患者的时间。马芙蓉还时常给外地来的患者加号,所以她出门诊那天总是拖班很久。

医生给病人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希望。马芙蓉就是这样的医生。

十几年前,马芙蓉有一名患者是重刑犯。一见面,马芙蓉就明显感受到患者“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诊断结果是右侧中耳胆脂瘤,伴有颅内感染,有生命危险需要尽快手术。

手术非常顺利。当天晚上,马芙蓉去查房时,患者已经从麻醉中完全苏醒,只对马芙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我特别饿!”

马芙蓉回到办公室马上给医院对面的一个餐馆打了电话,让他们“送一盆疙瘩汤,再加2个鸡蛋,给35床做手术的病人!”之后拖着一天的疲惫回家。

第二天早晨,警察告诉马芙蓉,患者昨晚把一大盆疙瘩汤全给吃了。再见到患者时,他说自己家在宁夏,家里有老母亲,还有妻子和1个8个月大的孩子,跟马芙蓉说想出狱后带着母亲孩子来感谢她。

马芙蓉谢绝了,嘱咐他:“年纪轻轻要学好。以后走正道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干正经营生才能照顾家人孩子,做孩子的榜样。”

在马芙蓉眼里,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都值得呵护。

无论何地,马芙蓉也从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该做什么。高铁上、飞机上……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她绝不会袖手旁观,第一反应就是要去看看。

马芙蓉也坦言,有时也会被误解。问及如何处理病患关系,她只是说,“医生疗治的不仅仅是患者身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温暖和慰藉。”还笑着反问道,“幼儿园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了,发脾气了,老师会跟他们计较吗?”

“患者康复、快乐”,这是马芙蓉最想要的。今年4月的一天,曾经的一名患者,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男生,抱着一捧鲜花找到马芙蓉,幸福地告诉她,“我要结婚了”,两个人的合影还被同事们笑称是“最萌身高差”。

育人,先育德

1985年,大学一毕业,马芙蓉就到了北医三院的耳鼻喉科工作,一晃就是32年。科室就是她的家,她就是科室的“大家长”。

返聘回来的75岁的老护士长张平自豪地说,科里的“家文化”在全院是出了名的,每个医护人员过生日,科里人都会微信送祝福,“谁家有点事需要科室帮助,如果我不告诉马主任,她还会不高兴。”

张迎宏医生印象里的马芙蓉是拼命三郎,“每一次生病回归都比上次更迅速、更凶猛。”她笑言有这样的师长、领导,她只能一路追。

北医三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马芙蓉明白自己除了治病还有育人的责任。

自从2002年成为科室主任以来,马芙蓉已经探索出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医生和学生的早读已经从2006年开始坚持十几年了。每次早读,一人要进行一周要闻的英汉双语汇报,另一个人要讲解最前沿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业知识。

马芙蓉认为这是“一个人用功,整个团队受益的事情”。她说自己已经从这件事里尝到了甜头,“医生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这些,科室还有早交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平台、临床新技术讲解等多个学习交流平台,还经常与院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科室的医生们拿回了很多奖状。但马芙蓉还想他们做得更好,“变成管理者,能独当一面。”于是,很多医生又多了“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等名头。

北医三院耳鼻喉科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院级教学优秀集体。如果说马芙蓉把教学看成是科室发展的原动力,那这一动力的根基就是“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作风”。

马芙蓉特别注重科室人文精神的培养,她的学生和科室的医生总是给人留下高素质、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的印象。所以,每年还没等到毕业季就有医院来“抢”她的学生。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是科室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马芙蓉自己也多才多艺:爱好摄影、唱得了《青藏高原》、跳得了新疆舞蹈,还是医院干部联谊会的主持人,活脱脱一个活跃分子。

科里人私下叫马芙蓉“铁姑娘”。在家里,马芙蓉也是“铁姑娘”。

马芙蓉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转业到了陕西省旬阳县,她听大人讲,当时父亲挑着所有家当,母亲抱着她,一家三口走到了父亲的工作单位……“父亲工作很忙,很长时间才回一趟家,因为翻山越岭要走100多公里山路,单程就要一天。”

十四五岁的时候,马芙蓉随父母回陕西关中户县老家。父母工作忙,马芙蓉作为家中老大,每天放学就看着弟弟妹妹们,给他们洗澡洗衣服做饭。马芙蓉笑说,父亲34岁才有了自己,本来是宝贝却变成了“小家长”。她认为这让她养成了爱操心的习惯。

同样是8个月大的时候,马芙蓉的女儿被带回老家抚养。因为马芙蓉当住院总医师,每天要住在病房值班,一干就是一年。

等女儿1岁7个月大回北京时,已经会说话了。“途经复兴门的时候,看到老虎造型的花坛,孩子迷迷糊糊叫了声‘老虎’。”这是马芙蓉听到女儿说的第一个词,当时她流泪了。

刚跟女儿混熟,又到了分离的时刻。马芙蓉回忆说场景就跟电影里演得一样:妈妈陪孩子在火车上玩,快开车的时候偷偷下车,然后孩子冲着窗户要妈妈,妈妈追着火车跑。

马芙蓉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忙了一天,回家真的泄了气。”

而孩子却格外懂事。有一件事让马芙蓉记忆深刻。女儿小学参加《开心词典》的时候,因为这道题胜出而成为冠军:人体的平衡器官在哪里?女儿从四个选项里选了耳朵,很骄傲地说:“我妈妈是耳科医生。”

女儿初中寄宿。高中自己骑车上学,马芙蓉很少去接女儿。马芙蓉还记得,女儿放学路上有个路口特别堵,没有20分钟过不去。女儿因此练就了一个本领:堵车时快速下车,去快餐店买来晚餐,回车后边吃边喂妈妈。回家后娘儿俩就各忙各的。

马芙蓉说,女儿很独立。就连大学读法律专业,现在当律师都是自己选的。

看来,“铁姑娘”培养了又一位“铁姑娘”。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医生 患者 北医三院 耳鼻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