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重返贫乡,等待“格斗孤儿”的将是什么?

2017年08月18日 14:55 | 作者:杨柳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成都“格斗孤儿”事件,以一种令人唏嘘的方式“尘埃落定”。这些孩子流着泪被强迫按下手印后走上了返途。没有了“肉和鸡蛋”,回到大凉山的“怀抱”后,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呢?似乎一切又都还未尘埃落定。

一个月前,一段格斗的视频引发网民的热议。“成都恩波格斗俱乐部”成为媒体和网友质疑的对象,“格斗孤儿”的受教育权等等,成为某些专家义正词严的表达。一场舆论的狂欢,轰轰烈烈地把这些孩子推到社会舆论的漩涡中,然后抽掉了其赖以生存的资本,最后痛心疾首地把他们踹回费力逃离的大山。

现在不是去攻讦媒体当初的报道有失偏颇、嘲讽网络上一群群圣母的时候,“格斗孤儿”暴露出的深层次扶贫困境不是更值得反思吗?当生存权都不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这些孩子的受教育权自然被撂在一边。当舆论在大谈特谈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如何被侵犯之时,有没有把人的生存本能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真正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呢?

物质贫困不一定导致精神贫困,但物质贫困会很大程度上引发精神贫困。攻坚脱贫的规划中强调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扶贫必扶智。可这还是得建立在物质贫困有所改善的情况之上,片面地硬扯精神脱贫,到头来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格斗孤儿”打死也不肯离开的心理动因,如果他们在老家的温饱不成多大问题,他们会愿意选择这条背井离乡、每天辛苦搏斗训练而不去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的道路吗?

用受教育的义务逼迫他们回家,这本没有问题,但相关部门能否拿出改善其物质生活的举措呢?或者说,相关部门有没有能力去开展物质脱贫工作?如果他们的生活还是跟以往无异,这些孩子难道不会心生对这个世界的悲观无助吗?如此一来,不仅好好读书是个问题,能坚强地生存下去就善莫大焉了。相关部门的“亡羊补牢”倒像是平息舆论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仅仅为避免舆论进一步发酵而拿这些孩子的生存与前途作为代价,未免太过于残忍。

“格斗孤儿”跟去年媒体爆料出来的江苏常熟童工事件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家里贫困而被迫逃离家园,为了基本的生存不惜辍学。把童工送回家,后来呢?当初在网络上叫嚣的人群早就失去了关注的兴趣。他们到底有没有接受教育,至今无人问津。

生存权和受教育权本不存在矛盾,但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只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格斗孤儿 贫困 孩子 重返 贫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