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加设护栏救不了“清华日晷”

2017年08月22日 15:42 | 作者:于海新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最近清华日晷被人为涂画引发关注。目前,日晷面上刻画的痕迹已经被修复清除,但游客的不文明现象依旧存在——几名小朋友在合影时手用力掰住了日晷的指针,还有小朋友顺势攀上了日晷拍照。有些青少年游客还穿上了学位服,站到广场的草坪上拍照。尽管草坪上有多块标识牌明确提醒“爱护草坪,请勿踏入”,可并不能阻挡游客的热情,靠近日晷处的一块长约30米、宽约2米的草坪已经直接被踩秃,非常刺眼。(8月20日《北京晚报》)

游览最高名校,相信都是带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态慕名而来,本该细品清华的艺术气息与文艺范儿,但个别游客的“寡廉鲜耻”却让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游历最高学术殿堂,不带半点敬畏之心,倒是真想借那位清华保安的话来问一问,“你们这是来感受名校的还是来破坏名校的”?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重,在最高学术的殿堂,如此不知礼,不守礼,远不止是焚琴煮鹤般的煞风景,更是对人文的亵渎。如何能在有序的前提下,让更多人感受名校的风貌与内涵,也成了众议的话题。

不少网友建言献策说加设护栏。但加设护栏能救得了清华日晷吗?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里面很多文物加了护栏,那太和殿铜缸上的兽头,隔着栏杆不一样被摸得锃光瓦亮?甚至有游客众目睽睽下攀爬跨越栏杆。

规避不文明行为,靠加设栏杆远远不够,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形成合力。有专家建议,高校不妨建立一套与政府部门共同合作的机制,政府执法部门派驻执法人员进驻高校,对高校参观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行政处罚。

增加游客的违法成本,让游客时刻绷紧文明之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公共秩序的有序和良好,板子单独打在公民个体身上还不够,高校自身也可以在一些细节程序上加以完善,提升服务意识。建议学校招募一些学生志愿者组建导游服务队,设定参观路线,由导游服务队带领解说、参观,不仅能锻炼学生素质,还能更好、更全面地为游客展示清华的人文风貌和内涵,同时也能顺带给不守规矩的游客提个醒。另外,文明出行不能光靠他律,行己有耻,自律才是最好的“护栏”。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护栏 游客 加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