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晚清风云 晚清风云

李鸿章创办水师养病院

2017年09月21日 14:46 | 作者:彭均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清朝末年,旅顺和威海卫作为北洋海军的两大基地,至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时,提督署、兵舍、炮台及机器局、屯煤所等各类军事设施建设完毕,但重要后勤保障配套设施的医院却还没有落实。

1888年,为了满足北洋舰队对军医的需求,李鸿章向清廷奏请创建威海、旅顺水师养病院,得到批准。1889年,威海、旅顺两医院相继开办,但规模很小,缺医少药,条件异常简陋。

旅顺水师养病院位于旅顺口区九三路48号,建筑面积797平方米,地上二层,古典欧式建筑。该院设中医、西医两个部,为北洋水师官兵服务。由北洋海军提督、水师营务处、天津海关道会商派员管理。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海军大东沟决战中,北洋舰队沉五舰,官兵伤亡数百人,战后返回旅顺军港,伤兵转到北洋海军所属的旅顺水师养病院救治。21日,天津总医院的医生伊尔文携药料赶到旅顺,医治受伤官兵。由于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今受伤之华人,在旅顺口医院疗治者共252员名,大半可期速愈,不必奏刀砉然”。然而,刚好两个月之后,旅顺于1894年11月21日被日军攻陷,水师养病院停办。

威海“水师养病院”位于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东侧的坡地上。医院基址用地27亩,建大小房间108间及走廊、院墙等,共用工料银约18万两。在建成初期与水雷局合署办公,1889年夏,李鸿章专门致电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昞,为防止将来战事爆发,养病院“不敷军士养伤之用”,让牛昶昞“速将水雷挪设别处,多留房屋,以备养伤”。

1895年2月3日,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当日军在海角登陆时,有许多中国人员,自谓依法不必留者,遂离去。最奇者,彼曹中有医士,裹伤护士及其他医院中人员”,而这些医护人员于战前离开的唯一理由是“彼等属于道台,而非属于将军或提督,彼乃文吏”。军政当局条块分割、互不隶属、缺乏配合的僵化机制,给了贪生怕死之徒临阵脱逃之借口。而他们的离去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其他医护人员无法上岛支援、医疗设备及药品无法补充,大批伤兵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在这种艰难形势下,虽然没有麻药止痛,医院中坚守岗位的中外医护工作者依然冒着敌人的炮火埋头苦干,不仅为伤员减轻了痛苦,也挽救了许多宝贵的生命。

编辑:曾珂

关键词:李鸿章创办水师养病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