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2017年09月21日 15:17 | 作者:王中旭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故宫博物院日前在午门展厅推出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将分为前后两期,中途换展一次,两期共展出绘画84件套。

本次展览是建立在对故宫博物院藏青绿山水画系统清理、研究的基础上,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为主,另外也从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借展,以求全面地呈现青绿山水画的演变历程。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但是由于元代及以后文人画的迅速发展并占据画坛主流,忽略了青绿山水在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此展以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中心,旨在系统梳理、展示中国历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山水画的概念,以及中国艺术的精神。

同时,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展子虔《游春图》、赵伯驹《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等重要作品,在青绿山水画的收藏上有突出优势。借此展览,可以让民众对故宫博物院藏品的重要性有直接、具体的认识。

此外,故宫博物院经过全面的文物清理,向社会公布了全部藏品的目录。举办青绿山水这样的专门性展览,是系统清理成果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故宫藏品清理、研究的深入化。

据了解,从策展方面,本次展览共分为5个单元:第一单元“东晋至宋:金碧辉映”展示的是青绿山水滥觞、成立至完备的过程。为揭示青绿山水画的源头,本单元特别从敦煌研究院借展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南壁五百强盗成佛图、盛唐第217窟南壁经变、盛唐第103窟南壁经变、中唐第159窟西壁五台山图壁画临本,首次尝试在卷轴画展中引进壁画摹本。

此外,本单元展示的展子虔《游春图》、赵伯驹《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其中,如展子虔《游春图》是风格最为古拙的山水卷轴画,同时也是青绿山水,明詹景凤评该画称“殆始开青绿山水之源”(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卷三)。该图前隔水有宋徽宗御笔“展子虔游春图”题签,本幅和前后隔水钤徽宗内府双龙玺及“宣和”“政和”印,经《宣和画谱》著录,历来被认为是隋展子虔的真迹。1978年傅熹年先生撰文否定了《游春图》的时代和作者,该文从图中幞头、斗拱、鸱尾、兽头的形制特点进行考证,认为《游春图》底本在唐代已经存在,现存图是北宋最有可能徽宗画院的复制品。《游春图》山中虽然有众多人物活动,水中亦有泛舟,但是已经摆脱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情形,画面右上有山峰耸立,撑至画顶,是由尖圆的山冈依次向上叠加而成,周侧有略低的尖圆山峰围绕,体现了客峰拱揖主峰的意识。树的画法也比较稚拙,稀疏、平均地分布在山峦、道路间,山顶环绕有成簇的灌木丛。从山石画法、空间结构及青绿赋色上看,《游春图》与盛唐时期的中原墓葬和敦煌绘画比较接近,尤其是与103窟山水壁画接近。

第二单元“元至明中期:墨色清趣”展示的是青绿山水与元人画合流的过程,其中元初赵孟頫的青绿山水注重体现晋唐古意和士气,为之后文人青绿山水的发展探索出了道路。

该单元展示的著名作品有胡廷晖《春山泛艇图》、佚名《东山丝竹图》、文徵明《惠山茶会图》、仇英《玉洞仙源图》等。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描绘他与好友蔡羽、王宠等游惠山的情形,画家将青绿画法和文人画的笔墨相结合,注重将水墨融入到青绿颜色的晕染中,由于山石轮廓线和皴法不强调笔触,整体山石的晕染呈现出具有更早古意的没骨的特点,突出了清秀工雅的格调,这反映出文徵明在学习赵孟頫及之前的青绿设色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在色墨的融合上更加灵活。

第三单元为“重点单元:千里江山”,主要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及乾隆宫廷画家王炳、方琮的仿作。

第四单元“明晚期至清中期:仿古脱古”展示的是青绿山水在董其昌“南北宗论”和仿古思想指导下突变的过程,重点展示的是董其昌和清初四王的作品。

第五单元“近现代:借古开今”展示的是青绿山水在西画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转型的过程。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千里江山 历代青绿山水画 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