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李衍柱:引领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

2017年09月21日 16:51 | 作者:李衍柱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2014年10月15日和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篇重要讲话与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它们是繁荣发展中国文学艺术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中华民族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的伟大旗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W020151020271733418997

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文艺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文明史的视角总结世界文艺实践经验,并紧密结合当今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科学地分析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列举了多位不同国家的著名作家、艺术家和多部传世佳作,深刻揭示出世界文明史中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作活动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需要伟大精神作引擎,而“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书写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勇攀世界文艺的高峰。

民族文艺复兴要培育文艺巨人和传世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篇重要讲话涉及文艺的本质论、价值论、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批评鉴赏论等文艺理论的根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作品论的精彩阐述和论说,鲜明地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观、美学观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是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世界文学艺术的丰碑在哪里,作家、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又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和标准,总结各民族文艺繁荣昌盛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相反,一些西方“新批评”、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往往割裂作品与世界、作家、读者的联系,孤立地去论述和衡量作品的构成要素和审美功能,使文艺脱离了时代和人民。

编辑:位林惠

01 02

关键词:文艺 文化自信 民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