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小画种”水彩画里有值得珍视的生活美学

2017年09月25日 17:34 |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原标题:“小画种”水彩画里,有值得珍视的生活美学

近日,《水彩初心———陈希旦水彩画展》 亮相中华艺术宫。年过八旬的水彩画大家陈希旦回到故乡上海办展,不仅呈现自己创作于不同时期的105件水彩画,向中华艺术宫无偿捐赠其中20件代表作,还带来了 出 自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乌拉圭等艺术家之手的16件水彩画精品,让中国观众一睹水彩画艺术在世界范围的感染力。

2006年创办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2010年发起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近年来,陈希旦的身份远不止于水彩画的创作者、研究者,而更像是水彩画的交流与推广大使———把中国的水彩画精品送出去,把世界范围的水彩画佳作请进来。

陈希旦水彩画 《夏日外滩》

美国艺术家约翰·萨尔米能水彩画 《熙熙攘攘》

长期以来,水彩画被视为不值一提的小画种,17岁就开始学习水彩画的陈希旦隐隐有所不甘。他还记得,老一辈水彩画家潘思同先生1978年曾在给自 己的一封信中写道:“希望你们把水彩艺术早日繁荣起来。”这句话始终令陈希旦感觉责任重大,尽管如今的他不再年轻,却依然执著地想把先生的嘱托传递下去。在陈希旦看来,水彩画或许不太适合表现一些重大题材,却浸润着太多的生活美学,这样的美同样值得人们珍视。“艺术没有大小之分,只有能不能打动人心之分。你看李白的诗歌虽然短小,却精辟而富有气韵,对于文化的影响是极大的。水彩画就像诗歌,像轻音乐,水与色交融出的画面赏心悦目,悠扬流长,潜移默化提升着人们的艺术修养,这就够了。”

每一天的外滩,都难以复制,每一次的画面,都独一无二

徜徉于展厅,不难发现陈希旦对于外滩这道风景情有独钟。他画外滩一画就是半个多世纪。在他看来,这样的人文景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尽管外滩的建筑外形是永恒的,内涵的变化却是清晰可辨的。比如出现在此次展览的一幅创作于1962年的 《外滩公园》 中,树影掩映着一幢两层的白色小楼,流淌出静谧与悠然。这样的景致如今早已不复存在。陈希旦2015年画下的 《夏日外滩》,则是沿黄浦江由南向北望去的风景,万国建筑巍峨耸立,中山东一路车水马龙,马路两旁行人的衣着透出时尚,也透出清凉。到了2017年的 《外滩晨光》,笼罩在金色霞光间的,有历经沧桑的外白渡桥,也有陆家嘴的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城市新地标。

“夏天的上海,太阳从北外滩升起,而冬天的阳光,从十六铺码头升起。”陈希旦的水彩画基本功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外滩写生中练就的,看光影为建筑、江波、街道调色,有时是浅蓝色,有时是暖橙色,有时干脆透明到发白。陈希旦出生于距离外滩不远的广西路一带,从小伴着海关的钟声“土生土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属于他的青葱岁月,陈希旦每天都会和画家朋友披着晨曦早早起床,在黄浦江边铺开画纸,对景写生,甚至互相比较谁画得多、画得妙。只有当一早完成了几张画稿,他才能舒舒坦坦去上班———为了抢时间,他也时常放弃铅笔打轮廓,直接毛笔上水彩。“水彩是偶然性很强的艺术,水与色的渗透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每一天的外滩,都难以复制,每一次的画面,都独一无二。”陈希旦说。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小画种”水彩画 生活美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