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刘巨德、钟蜀珩、戴士和三展同期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7年10月24日 15:28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混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三个展览于10月20日同期开幕。这三个展览项目均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同时也是“中华艺文基金会资助项目”。

据了解,展览主要呈现刘巨德、钟蜀珩、戴士和三位艺术家新近的创作状态。尽管彼此之间在创作观念上有所差异,但“写意精神”仍是贯穿于他们作品的核心思想脉络。他们对艺术坚持不懈的探索,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内在活力的生生不息。

“混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作品展”现场

“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现场

一对专注于艺术探索的清华伉俪

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8、9号展厅展出刘巨德近年来的新作100余件,7号展厅展出钟蜀珩历年代表性创作50余件。刘巨德和钟蜀珩皆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一对专注于艺术探索的伉俪。

刘巨德1946年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蒙古族。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3年任云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1978年考取庞薰琹教授研究生,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

钟蜀珩1946年生于辽宁,满族。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1973年至1979年在云南省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1979年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吴冠中教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刘巨德、钟蜀珩的艺术风格和成就是一目了然的。他们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明了以庞薰琹、吴冠中等为代表的前辈,其所倡导的艺术主张,审美风范和教学理念是在中国美术多样生态中充满生机,有着强劲生命力的一支力量。

“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现场

一位沟通心灵的写意画家

同期在三层13至17号展厅举办的“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展出戴士和最新的写生和创作的作品100余件。

戴士和1948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会长等职。展览中的作品是戴士和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沿海及渤海湾,在西北和中部省份写生创作的,涵盖了人物、风景和景物等多种类型,将立体呈现其在写生和写意方向上探索的新表现。

吴为山认为,戴士和的画总是以充沛的热情,勃勃的兴致,在平凡的题材中发前人所未见,不断地开拓新的语言方式,拒绝因循,拒绝套路。在写生中重视观察和感受,以大自然为师,相信艺术家的感受是沟通视觉与心灵的桥梁。吴为山说:“戴士和在探索一种特别的写意,让画面激荡着生活的运转节奏,油画语言不修不描,像生活本身那样时时在生发中、处处在成长中,作品像是作者的‘日记’、‘札记’,哪怕小小篇幅,寥寥数笔,却因其意味隽永,因其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而引人入胜。”

令人感动的是,刘巨德、钟蜀珩、戴士和三位艺术家均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了自己的代表作。刘巨德捐赠10件作品,其中,高2.49米、长27米的巨制水墨作品《生命之光》是其历时3年精心创作而成的。钟蜀珩捐赠3件代表作,分别是《庄稼地》、《圣诞卡》、《向日葵》。戴士和捐赠2件作品,分别是《别了,大海》(五联画)、《马六甲小巷》。

据悉,三个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编辑:杨岚

关键词:刘巨德 钟蜀珩 戴士和 中国美术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