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培养孩子好习惯,只给阅读做分级是不够的

2017年11月02日 14:50 | 作者:王传涛 |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0%的受访者赞同“儿童分级阅读”,其中,24.1%的受访者非常赞同,15.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5.4%的受访者不赞同。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朱自强认为,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以孩子能力的发展为分级阅读的一个依据。

说到读书,当下我国社会存在这样一个尴尬现象——成年人不怎么读书。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简直就是“书盲”。近几年以来,类似于“不读书的中国人”的标签也早已贴在了身上。

但是,中国人不读书不等于中国人不逼着孩子们读书。数据显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行业已经成为了传统出版业的救命稻草,在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调查显示,“少儿图书在地面店畅销书榜的比例占到55%左右”,拉动了整个图书零售市场。这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不读书的中国人,正在教育下一代如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此语境下,根据不同年龄将图书进行分级十分必要。古代哲人曾讲,“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不同年龄对阅读的体验和收获并不一样。对儿童阅读分级,出版行业可以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提示或门槛,继而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让孩子们成长在更加纯洁、更加健康的阅读环境中,从而规避暴力、血腥、色情等问题图书的侵害。

今年6月开始实施的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读书的立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第十九条有这样的规定,“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制定未成年人阅读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和未成年人阅读分类指导目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加强培养其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儿童阅读进行分级,是落实这一立法并促进儿童阅读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得力举措。

可是,关于儿童阅读,却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比如,儿童阅读,多半有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有些儿童书籍在封皮上本身就有适合年龄阅读的提示,这使得儿童阅读本身就是安全的、健康的,再在出版层面进行分类到底有没有必要?再比如,一套科学的分级阅读体系,需要专业严谨的开发和测试,需要时间、耐心和科学支撑,我国现在的图书理论、分级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是否支撑得起科学的分级,仍然存在大大的问号。

除此之外,更大的问题或许在于,影响儿童们的三观养成的显然不只阅读这一个外部环境和行为习惯。游戏、电影、电视包括卡通片,似乎都需要一定的分级处理和提示。儿童看了动画片就学超人、学奥特曼跳窗子飞翔、学熊大熊二打人的故事报道,并不少见。如果少儿影视、游戏行业不分级,仅仅在出版行业进行分级,其社会意义确实难言多少。此语境下,家长们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给孩子们鉴别信息和讲解知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阅读 分级 读书 儿童

更多

更多